[实用新型]剖开型电气浪管的电线导入工具改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67680.1 | 申请日: | 2013-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455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黃宏裕 | 申请(专利权)人: | 荣麒企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00 | 分类号: | H02G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宝筠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剖开 气浪 电线 导入 工具 改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电线的配线工具,特别是一种用以将电线导入剖开型电气浪管的电线导入工具改良。
背景技术
现代人的生活环境到处可见许多的电器设备,因此经常可见许多长短不一的电线散布在外,这些散布在外的电线不但非常凌乱难看,也容易让电线的绝缘外皮受到损伤;传统常见的一种方法是使用一种束线带将多条电线束紧集中在一起,这种束线带通常只能使用一次,一但将电线束紧之后除非将其剪断否则很难再松开,如果要再加入其它的电线,通常只能剪断旧有束线带再重新更换另一条束线带重新将多条电线束紧在一起,在使用上很不方便,这种束线带虽然可以暂时将多条电线束紧在一起,但是仍然没有解决电线外露容易受损的问题。
还有一种已知用于整理、集中与保护电线的用品是电器浪管,早期的电器浪管是一种具有波浪状外表、具有较大的管径并且可以弯曲的胶管,不同规格的电器浪管具有大小不同的管径,多条电线可以一起穿入电器浪管中,通过电器浪管实现集中整理与保护电线的目的,早期的电器浪管在使用时仍有一些问题,特别是要将另一条电线穿入已穿有电线的旧电器浪管时,需要由旧的电器浪管的一端穿入,由于电线和电器浪管都是柔软可弯曲的物体,重新穿入一条电线在施工上将会非常困难。为了解决传统电器浪管在使用上的问题,一种改良的剖开型电器浪管由然而生,这种改良的剖开型电器浪管具有一条延着电器浪管的长轴方向延伸的剖开缝,只要由这个剖开缝处将电器浪管剥开,就能将电线由此剖开缝置入剖开型电器浪管,具安装的快速和便利性,即使要再增加其它的电线也较为容易。
对于长度较长的电器浪管,要以徒手的方式将电线逐一置入剥开型电器浪管之中是一项极为费力的工作,由于剥开型电器浪管的剖开缝极为锐利,在徒手施工的过程中很容易割伤手指,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遂有一种剖开型电气浪管的电线导入工具被提出,这种电线导入工具可以协助使用者将电线置入剥开型电器浪管,这种电线导入工具包括一对可以彼此分开或闭合的左侧部件、右侧部件和弹簧片,左侧部件和右侧部件利用弹簧片的弹力互相靠紧在一起,这种已知的电线导入工具为塑料制品,就好像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晒衣夹般,在频繁的使用过程中,弹簧片很容易松脱或是损坏,应用于经常使用这种工具的场合或是专业人员(例如汽车电线装配员),塑料制的电线导入工具仍然容易被剥开型电器浪管锐利的剖开缝或导角割损,进而减少其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提出一种改良的剖开型电气浪管的电线导入工具改良,具有结构牢固可靠、耐用度佳,不易分离或损坏的功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构造,剖开型电气浪管的电线导入工具包括:构造对称的一左侧部件和一右侧部件,左侧部件和右侧部件都具有一半剖管、一操作部和一刺入翼,改良的部份包括:左侧部件和右侧部件通过一枢轴彼此枢接在一起,令左侧部件和右侧部件能相对转动至一闭合位置和一张开位置,另有一以枢轴为旋转中心的扭转弹簧设于左侧部件和右侧部件之间,常态时通过扭转弹簧的弹力令左侧部件和右侧部件维持在闭合位置,藉此构成一牢固且不易分离也不易在施工操作过程中被电气浪管损坏的电线导入工具。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构造,其中剖开型电气浪管的电线导入工具的左侧部件和右侧部件为金属制品,不易被剥开型电器浪管锐利的剖开缝割损,进而改善其使用寿命。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功效及实施例的详细内容,将配合图式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构造的组合图。
图2,为图1的实施例构造的构造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使用状态图,显示左侧部件和右侧部件以枢轴为旋转中心相对转动至一张开位置。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使用状态图,显示互相密合的刺入翼刺入电气浪管的剖开缝。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使用状态图,显示电线导入工具延着电器浪管的剖开缝移动并将电线导入电器浪管之中。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使用状态图,显示电线导入工具完全通过电器浪管的剖开缝之后将电线导入电器浪管之中。
符号说明
10 左侧部件
11L 半剖管
12L 操作部
121L枢接片
13L 刺入翼
20 右侧部件
21R 半剖管
22R 操作部
221R枢接片
13R 刺入翼
30 枢轴
40 扭转弹簧
50 电气浪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荣麒企业有限公司,未经荣麒企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676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