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倒角机的进料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67641.1 | 申请日: | 2013-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307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葛海泉;葛少辉;俞叶青;戴建海;李庆峰;章红烽;俞潮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高强度紧固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7/00 | 分类号: | B23Q7/00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 33220 | 代理人: | 蒋卫东 |
地址: | 312039 浙江省绍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倒角 进料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紧固件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与一种自动倒角机的进料机构有关。
背景技术
自动倒角机是一种金属管类、棒类工件两端成型倒角、平端面加工的设备。在紧固件生产过程中,棒类的工件的端面就有倒角处理,大多数加工企业采用的自动倒角机,是通过夹具夹住工件,然后通过刀盘转动倒角处理。
这种自动倒角机的加工生产效率低,主要原因是由于工件夹装时只能单一进料,速度受到严重影响。因此本发明人针对这一现状,在自动倒角机上进行了进料机构的改善,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倒角机的进料机构,实现给自动倒角机自动上料,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自动倒角机的进料机构,包括下料架、进料槽、纵向推进机构、横向推进机构;下料架包括斜向布设的下料板,在下料板的低端部开设有下料口,设置在下料板下方的进料槽,其中一个槽壁贴于下料口下边;纵向推进机构设置进料槽外端,其活塞杆伸入进料槽内实现沿槽体方向纵向往复移动;横向推进机构实现进料槽沿槽体垂直方向往复移动。
所述的下料板周边设置有挡板。
所述的下料口的开口尺度以单个工件通过为宜。
所述的进料槽的槽壁上表面固定有挡料杆。
所述的进料槽内端靠近倒角机的刀盘。
所述的纵向推进机构为气缸。
采用上述方案后,在下料板上码齐放入待倒角的工件,由于有斜度,工件自动落入到最低部位。由于进料槽一个槽壁将下料口封堵,因此工件无法掉落。当横向推进机构将进料槽沿其槽体垂直方向推动时,下料口解封,然后工件就自动从下料口中落下,掉落在进料槽内。横向推进机构复位。进料槽内的工件通过纵向推进机构将工件推进,送入到刀盘处进行加工。
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待倒角处理的工件自动进料的功能,可以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自动倒角机的进料机构,主要涉及到的部件包括下料架1、进料槽2、纵向推进机构、横向推进机构(图中未示出)。
下料架1包括有下料板11,在下料板11周边翻起的挡板12。下料板11是斜向固定,最低部位靠近倒角机的进料槽2,这样设置方便工件10自动滚进。
在下料板11的最低部位,开设有一个下料口(图中未示出),下料口是一个条形的开口,宽度略大于一个工件10的直径,刚好可供一个工件10通过。
进料槽2设置在下料板11的下方,其中一侧槽壁贴在下料口的下方。为了贴合处封堵严密,在进料槽2的一侧槽壁上表面固定了一个柱体状的挡料杆21,进料槽2不动作时,挡料杆21刚好封堵住下料口,防止工件10掉落。
进料槽2受到横向推进机构控制,实现沿着进料槽2的槽体垂直方向往复移动。其中移动的行程距离刚好为进料槽2的中心线和下料口12中心线之间的距离。本实用新型中横向推进机构可以采用各种类型的方式,比如气缸、液压缸或者机械式往复结构,例如凸轮方式、连杆方式等等,这些都是机械上常用手段,在本实用新型中只要是能实现往复移动的方式,都可以应用于此。
进料槽2的内端靠近倒角机的刀盘5,外端处设置有纵向推进机构,本实施例中可采用气缸的方式,其活塞杆3伸入到进料槽2的内部,可往复移动,实现工件10的推进。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首先在下料板11上放入若干码齐的工件10,由于下料板11是斜向固定,因此工件10自动滚落至最低部位。当横向推进机构不动作时,挡料杆21封堵在下料口中。当横向推进机构推动进料槽2沿槽体垂直方向移动时,下料口解封,然后工件10落入进料槽2内,横向推进机构立刻复位,防止下一个工件10也落入进料槽2内。接着纵向推进机构动作,通过活塞杆3将在进料槽2内的工件10沿槽体方向推进,进程为适合工件10端面靠近刀盘5加工为宜,加工完毕后,纵向推进机构复位。
上述实施例仅用于解释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而非对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的限定,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高强度紧固件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高强度紧固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676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止工件飞出的安全止退装置
- 下一篇:发动机废气调节阀座定位治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