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ABS线束检测台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67536.8 | 申请日: | 2013-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858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张玉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玉良 |
主分类号: | G01R31/02 | 分类号: | G01R31/02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淮海专利事务所 32205 | 代理人: | 华德明 |
地址: | 2211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abs 检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汽车ABS线束的装置。
背景技术
检测汽车ABS线束最常用的装置是导通测试仪,导通测试仪对线束的短路、断路、误配线等故障均能够全面、快速的进行检测。但实际上有些误配线的情况只属于误差,不造成错误,不必判断为不合格品。
例如:ABS线束用于连接磁阻式传感器的导线(传递的是交流信号的场合)的测量,同一组传感器的两根导线如果相互对跳,对于功能来说是没有任何影响。但对于导通测试仪来说是属于误配线的错误,判断为不合格。在生产过程中传感器接头的端子引线对跳是屡见不鲜的,这就产生了对于使用功能没有任何影响的误差,检测过程就出现不合格,造成生产与检验的矛盾。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公知的导通测试仪容易误判断产品为不合格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ABS线束检测台,该汽车ABS线束检测台在测量线束的过程中,对一些特殊工作状态的不会造成影响使用功能的误差忽略掉,使之被检测产品在满足指标的前提下提高合格率,减少不必要的工时浪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汽车ABS线束检测台包括交流信号源,交流信号源与待测线束一端的插头相连,待测线束另一端的插头与检测台插座相连,检测台插座与整形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整形电路的输出端与单片机MPU的输入口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轮速传感器信号线就属于此种类型的线束,采用本实用新型后,因检测方式与实际使用状态一致,大大方便了加工传感器插头的工作,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体现出较好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检测台插座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单片机结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通过一个有4只无源传感器的线束图说明如下。
标号说明:
f1~f4:交流信号源,模拟磁阻传感器的信号。可以直接使用磁阻传感器产生信号。 属于线束测试台部分。
S1~S4:待测线束一端的传感器插头,属于待测线束部分。插头与线束测试台f1~f4的插座连接。
CT1:待测线束另一端的插头。
CZ1:检测台插座,插座与待测线束插头CT1连接。
OP1~OP4:整形电路,将交变的AC1-4信号整形为频率相同的方波信号。属于线束测试台部分。
MPU:单片机,带有捕捉功能的输入口。属于线束测试台部分。
AC1~AC4:f1~f4产生的交变信号。其频率AC1=f1,AC2=f2,AC3=f3,AC4=f4(其中f1≠f2≠f3≠f4)。
F1~F4:整形电路输出的方波信号。其频率:F1=f1,F2=f2,F3=f3,F4=f4。
第一路:交流信号源f1与待测线束一端的传感器插头S1相连,待测线束另一端的插头CT1与检测台插座CZ1相连,检测台插座CZ1与整形电路OP1的输入端相连,整形电路OP1的输出端与单片机MPU的输入口IOC0相连。
其余三路结构同上所述。
原理说明:以第一路为例。
线束测试台上磁阻传感器交流信号源f1产生交变信号AC1,待测线束传感器插头S1与交变信号AC1连接,传送到待测线束另一端的插头CT1的端子。待测线束另一端的插头CTI连接检测台插座CZ1,将交变信号AC1传送到整形电路OP1,整形电路OP1将交变信号AC1整形成频率相同的方波F1。方波F1输送到单片机MPU的输入口IOC0。
单片机MPU通过检查是否采集到方波信号判断线束是否存在断路或短路错误,如果待测线束导线连接状态良好,输入口IOC0就能采集到方波信号,如果没采集到方波就表明线束导线有断路或短路错误或误配线。
单片机MPU通过计算方波的频率(或时间周期)判断是否误配线。例如当存在S1与S2对跳错误时,可知F1仍有方波。单片机MPU可以通过分析各个端口的对应频率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检查出该类型的配线错误。举例:设计频率f1=100HZ,f2=200HZ,f3=300HZ,f4=400HZ。如果输入口IOC1采集到的F1频率为200HZ,输入口IOC2采集到的F2频率为100HZ,说明传感器插头S1与S2配线有错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玉良,未经张玉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6753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简易图书馆
- 下一篇:移动云计算环境下基于倒排网格索引的拼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