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钓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67389.4 | 申请日: | 2013-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139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胡骋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骋昊 |
主分类号: | A01K93/00 | 分类号: | A01K93/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陶海锋 |
地址: | 215131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钓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钓鱼用具,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夜间垂钓功能的钓具。
背景技术
钓鱼作为一项陶冶情操,兴趣高雅的休闲活动,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如今,钓鱼者对钓具要求的越来越高,现有钓具的种类也越来越丰富。其中,满足人们夜间垂钓需求,市面上出现了很多的具有夜间垂钓功能的钓具。
现有技术的具有夜间垂钓功能的钓具包括钓竿、鱼线、鱼漂和鱼钩,所用鱼漂为能够发光的鱼漂,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 2475286Y公开了一种电子发光鱼漂,在封闭的鱼漂本体中装置有微型电池盒发光二极管、三极管构成两组并联的放大发光电路,其中,发光二极管顺序设在鱼漂本体的浮杆上,三极管的基极、集电极与发光二极管、电池构成放大电路,每组三极管的基极和电池的电极为电路开关的两个触头,分别设在鱼漂上端的两个适当位置上,即正常漂浮位置和鱼咬钩沉漂位置。上述鱼漂内部电路结构复杂,且为防止电路雨水损坏,需要对电路进行严格的密封,使得造价成本高;又电路采用电池供电,使用后需不时地更换电池,以维持发光效率,所以使用费用也高,不易大量普及。因此,需要提供一种钓具,既能够满足夜间垂钓的需求,又结构简单,成本低,无需更换电池可持续发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钓具,既能够满足夜间垂钓的需求,又结构简单,成本低,无需更换电池可持续发亮。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钓具,包括钓竿、鱼线、鱼漂和鱼钩,所述鱼漂为纺锤形,鱼漂的两端均设有连接端,一端经鱼线连接到钓竿,另一端连接到鱼钩,所述鱼漂具有透明的壳体,壳体内部设有由分隔板隔离构成的两个空腔,离鱼钩近的空腔中填充有发光粉。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鱼漂为聚酯材料制成,填充发光粉后,填充口经熔融密封。
进一步技术方案,为保证鱼漂能浮在水面上,填充有发光粉的空腔的容积为另一空腔容积的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分隔板与壳体为一体成形结构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钓具在鱼漂内部空腔填充发光粉,结构简单,亮度高,能够满足夜间钓鱼的要求。
2.本实用新型采用发光粉作光源,使用时只需吸收自然光即可才夜晚或暗处持续发光,使用期长。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中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局部放大剖视图。
其中:1、钓竿;2、鱼线;3、鱼漂;4、鱼钩;5、发光粉;6、分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参见图1所示,一种钓具,包括钓竿1、鱼线2、鱼漂3和鱼钩4,所述鱼漂为纺锤形,鱼漂的两端均设有连接端,一端经鱼线连接到钓竿,另一端连接到鱼钩,所述鱼漂具有透明的壳体,壳体内部由分隔板6隔离,构成两个空腔,离鱼钩近的空腔中填充有发光粉5,填充有发光粉的空腔的容积为另一空腔容积的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
本实用新型的鱼漂采用发光粉作光源,只需将鱼漂置于自然光(如日光、灯光)下照射10分钟左右,夜晚或暗处可持续发光12小时以上,为晚间垂钓者提供一种理想的夜光鱼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骋昊,未经胡骋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6738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仿桥梁建筑钢梁力学支撑结构的鞋底结构
- 下一篇:一种筒式挖坑施肥覆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