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泥泵四叶片叶轮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367375.2 | 申请日: | 2014-02-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483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 发明(设计)人: | 彭光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峰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4D29/18 | 分类号: | F04D29/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 11344 | 代理人: | 程新霞 |
| 地址: | 30040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泥泵四 叶片 叶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疏浚行业挖泥泵,特别是涉及一种泥泵四叶片叶轮。
背景技术
随着工况的变化,挖泥船所用800WN型泥泵不能满足长排距的需要。现有泥泵叶轮为3叶片闭式叶轮,这种3叶片叶轮效率低,若通过提高泥泵转速的方式提高排距,会导致柴油机/电机超负荷。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泥泵四叶片叶轮。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泥泵四叶片叶轮,所述泥泵四叶片叶轮包括副叶片、前盖板、四个叶片,所述四个叶片均匀分布在所述泥泵四叶片叶轮的中心,相邻叶片之间的夹角为90度;副叶片镶嵌在前盖板上。
优选的,所述副叶片、前盖板、四个叶片通过铸造一次成型。
由以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见,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提高泥泵效率,增加泥泵排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泥泵四叶片叶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副叶片 2--前盖板 3--叶片a 4--叶片b 5--叶片c 6--叶片d
图2为计算流体动力学水力性能模拟计算的两种叶轮的扬程曲线。
图3为计算流体动力学水力性能模拟计算的两种叶轮的清水功率曲线。
图4为计算流体动力学水力性能模拟计算的两种叶轮的泥浆功率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所述泥泵四叶片叶轮包括副叶片1、前盖板2、叶片a3、叶片b4、叶片c5、叶片d6,叶片a3、叶片b4、叶片c5和叶片d6均匀分布在所述泥泵四叶片叶轮的中心,相邻叶片之间的夹角为90度;副叶片1镶嵌在前盖板2上。
优选的,所述副叶片1、前盖板2、叶片a3、叶片b4、叶片c5、叶片d6通过铸造一次成型。
表1为三叶片叶轮与四叶片叶轮性能对比。
图2为计算流体动力学水力性能模拟计算的两种叶轮的扬程曲线。
图3为计算流体动力学水力性能模拟计算的两种叶轮的清水功率曲线。
图4为计算流体动力学水力性能模拟计算的两种叶轮的泥浆功率曲线。
计算转速为340r/min,泥浆比重为1.2g/cm3。
通过分析以上数据,结论如下:
(1)采用四叶片叶轮,与三叶片叶轮的性能相比,扬程增加15--21%,也就是排距增加15--21%。
(2)采用四叶片叶轮,按转速340r/min,流量9000 m3 /h,泥浆比重1.2 g/cm3,进行计算,功率为2838.78KW,没有超过现有系统柴油机功率3310 KW。
由以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见,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泥泵四叶片叶轮能提高泥泵效率,增加泥泵排距。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峰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峰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673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