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干法脱硫系统灰库的排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66853.8 | 申请日: | 2013-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086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刘伟;杨永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梅山冶金发展有限公司;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81 | 分类号: | B01D53/81;B01D53/48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顾进;张慧清 |
地址: | 21003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脱硫 系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业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环境保护的工业防尘装置,更为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用于干法脱硫系统灰库的排灰装置。
背景技术
我公司5#烧结脱硫系统采用了福建龙净的循环流化床烧结烟气干法脱硫技术(LJS-FGD),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脱硫灰一般采用罐车或卡车进行运输。
由于脱硫灰呈干粉状,在打灰过程中灰尘外逸的现象比较严重,对现场环境影响比较大,因此还收到了市环保局监察大队的整改通知。
针对这一情况,需要对排灰装置进行改进,减少灰尘外逸,使生产环境符合环保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目前干法脱硫系统灰库的排灰装置没有考虑到粉状污染的特殊性,造成排灰中粉尘泄漏严重,排灰效果差,无法符合环保要求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干法脱硫系统灰库的排灰装置,包括集尘罩、吸收塔以及连接集尘罩与吸收塔的管道;所述管道上还设置有抽气阀。
将集尘罩设置在给料器的上方,并利用抽气阀造成管道内的负压状态,从而粉尘在压力作用下,沿集尘罩的引导进入到与之相连的管道中,并最终被收集在吸收塔内。
为了更好的获得收集效果,避免粉尘在集尘罩内的堆积,我们还进一步公开了所述集尘罩的上部呈逐渐缩小的三角锥形。
同时,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我们还公开了所述集尘罩的下部为方形筒状结构。
更进一步地,我们还公开了所述抽气阀为直径300mm的手动阀门。从而可以更好的提供负压状态。
综上所述,通过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可以有效将干法脱硫系统给料过程中产生的粉尘进行收集,吸收效率高,排灰装置的除尘效果可以达到环保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排灰装置整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幅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1
一种用于干法脱硫系统灰库的排灰装置,包括集尘罩1、吸收塔2以及连接集尘罩1与吸收塔2的管道3;所述管道3上还设置有抽气阀4。
如图1所示的那样,集尘罩1设置在给料器5的上方,并且将给料器5的大部分结构都包囊在集尘罩1的下方,在本实施例中优选集尘罩1的下部为方形筒状结构。
在进行给料的过程中,打开抽气阀4,并利用抽气阀4造成管道内的负压状态,粉尘在压力作用下,沿集尘罩1的引导进入到与之相连的管道3中,并最终被收集在吸收塔2内。
在本实施例中,还特别优选集尘罩1的上部呈三角锥形,从而可以实现方形筒状结构与管道之间的渐进式连接,更好的将粉尘吸收入管道中,避免其在集尘罩1内的堆积。
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技术方案不仅限于上述实施例所公开的技术方案,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梅山冶金发展有限公司;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梅山冶金发展有限公司;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6685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轮胎特定点角度与方向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冰箱用玻璃门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