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减压密封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66703.7 | 申请日: | 2013-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832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陈江波;陈静良;操斌;舒梁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华盛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10/02 | 分类号: | B60T10/02;F16J15/16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代忠炯 |
地址: | 315191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压 密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领域,具体讲是一种液力缓速器上的减压密封环。
背景技术:
液力缓速器又称液力减速装置。汽车在下长坡时使用排气制动,虽然能收到良好的制动效果,但对于吨位较大的重型车辆,如商务车和军车来说,采用排气制动效果是有限的。甚至在山区上下坡路段,会因为频繁制动而导致重载车辆制动器制动效能较低,甚至引发交通事故的发生。因此,载货卡车、军车等重型车辆都需要安装液力减速缓速器。
由于重型车辆的液力缓速器中的油压较高,因此对密封件的承压能力要求较高,因此一般在密封件和油腔之间还装有减压密封环,减压密封环套在轴上并紧贴着油腔壁,用来阻止油腔内的液压油从高压的一侧流向低压的一侧,从而使低压侧的油压较低,起到减压的作用,使装在低压侧的密封件上的油压较低,起到保护密封件的作用。减压密封环一般设置的内径的尺寸与轴的外径的尺寸相等或者略小于轴的外径的尺寸,因此为了将减压密封环套在轴上,会在减压密封环上的一处切开,现有技术中一般为斜边切口,这样安装时,就将减压密封环撑开套在轴上,套上之后由于弹性,减压密封环的切口也会闭合,防止液压油渗出,但是由于轴在转动时会磨损减压密封环,减压密封环在磨损后切口会越变越大,这样会造成高压侧的油从切口处向外流出,流到低压侧,这样低压侧的油压也会慢慢升高,减压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减少油的渗出,减压效果较好的减压密封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减压密封环,它为一环形垫圈,所述垫圈上一处断开形成一缺口,所述断开的两端,其中一端的端面设一矩形凹槽,另一端的端面设有与该凹槽相配合的矩形凸起,所述矩形凹槽的宽度与所述矩形凸起的宽度相等。
所述矩形凸起的长度与垫圈的厚度的尺寸比例为2:1~5:1。采用这种结构,即使减压密封环磨损过多,缺口变大,但是凸起的两边依然与凹槽的两内壁贴合,这样仍然会阻止高压侧的油从缺口处流出,减压效果较好。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采用本实用新型减压密封环,将减压密封环上的缺口设为一个矩形凸起和一个矩形凹槽配合的形式,凸起的两边与凹槽的两壁贴合,这样,即使减压密封环在使用过程中磨损,缺口涨开变大,凸起仍然有一部分是与凹槽的两内壁贴合的,仍然会阻止油从高压侧流向低压侧,减压效果较好,不会随着磨损而变差,寿命较长。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减压密封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减压密封环缺口处的侧视放大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减压密封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如图所示:1、垫圈,2、缺口,3、凹槽,4、凸起。5、油腔壁,6、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减压密封环,它为一环形垫圈1,所述垫圈1上一处断开形成一缺口2,所述断开的两端,其中一端的端面设一矩形凹槽3,所述凹槽3设在该端面的中心处,另一端的端面设有与该凹槽3相配合的矩形凸起4。所述凸起4也设在该端面的中心处。所述矩形凹槽3的宽度与所述矩形凸起3的宽度相等。即凸起3的两边能够与凹槽3的两内壁贴合。
图1中为了表示缺口,图中示出缺口处有缝隙,但是在自然状态下,缺口处是闭合的。
所述矩形凸起4的长度与垫圈1的厚度的尺寸比例为2:1~5:1。采用这种结构,即使减压密封环磨损过多,缺口变大,但是凸起的两边依然与凹槽的两内壁贴合,这样仍然会阻止高压侧的油从缺口处流出,减压效果较好。
本实用新型减压密封环,将减压密封环上的缺口设为一个矩形凸起和一个矩形凹槽配合的形式,凸起的两边与凹槽的两壁贴合,这样,即使减压密封环在使用过程中磨损,缺口涨开变大,凸起仍然有一部分是与凹槽的两内壁贴合的,仍然会阻止油从高压侧流向低压侧,减压效果较好,不会随着磨损而变差,寿命较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华盛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华盛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667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