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芯波导食品检测仪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65337.3 | 申请日: | 2013-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107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章竹君;沈晖;张怡;章娴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君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03 | 分类号: | G01N21/03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谢敏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波导 食品 检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食品检测仪,具体涉及一种结构简单、灵敏度高的液芯波导食品检测仪。
背景技术
传统食品检测仪一般使用分光光度法,通常采用与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等不同的检测器联用。然而这些方法费时,仪器昂贵,需要专门操作人员等缺点,因而不适应现场快速检测的要求。关于快速分析方法,国外主要采用电化学酶传感器法,但是存在电极易受污染且无法保持酶活性等问题。国内报道的有酶抑制光度法、速测卡法及单点目视比色法等,其中酶抑制光度法有假阳性,抑制率负值现象,不适宜检测一些辛辣蔬菜,对甲基对硫磷、乐果、水胺硫磷等化合物不太灵敏,且要严格控制抑制温度、酶活性等问题;目视比色法和速测卡法虽然具有操作简便等优点,但由于实验误差较大,灵敏度较低,只能作为定性分析。
液芯波导是基于液芯光纤的光波导结构,液芯光纤是一种柔性光传输原件,由透明的柔性聚合物包层管、透明的光窗以及折射率大于包层管的透明液体芯料构成。在导通角范围内调节光的入射角,在5-10 cm的液芯波导中可以得到高达50-100米的光程。而光损失低于千分之一。
目前液芯波导技术还未应用到食品检测上,本实用新型采用二者结合的方式为食品检测提供了一种高灵敏度、简便的检测手段。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结构简单、灵敏度高、经济实惠的液芯波导食品检测仪,解决了目前食品检测仪灵敏度低、检测范围小、费时昂贵的问题。
液芯波导食品检测仪,包括光源、吸收池、检测器、显示与存储器,所述光源、吸收池、检测器、显示与存储器顺次相连,所述吸收池包括液芯波导管。
所述吸收池还包括进液管、出液管和有机玻璃罩,所述进液管和出液管分别设在液芯波导管左右两端,所述吸收池两端分别设有有机玻璃罩,所述进液管的一端和光源设在左端的有机玻璃罩内,所述的出液管的一端和检测器设在右端的有机玻璃罩内。
所述光源、进液管和液芯波导管采用光液耦合器连接在一起,所述检测器、出液管和液芯波导管采用光液耦合器连接在一起。
所述吸收池为Teflon AF液芯波导管,长为5-10cm。
所述光源为波长范围为紫外到红外区,半峰宽为30-40 nm的多种超高亮度发光二极管。
所述检测器为硅光电二极管或者硅光电三极管。
所述显示与存储器为计算机指示装置。
所述显示与存储器连接有自编新型光强差技术测定软件的芯片,所述芯片型号为MSP430F1232。
进一步,所述的光液耦合器为T型。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携带方便,选用Teflon AF液芯波导管作为食品检测仪的吸收池的主体,代替了传统液相色谱仪---分光光度仪中1公分见方的试剂池,与传统食品检测仪的分光光度检测器相比有显著的有益效果,可低成本、便捷地实现低损耗、小容积、小尺寸的长光程样品池,在没有样品体积增加、没有光能量损耗增加的情况下,有效地增加了有效光程,再结合光强技术,大幅度地提高了紫外-可见分光光度分析方法的灵敏度,使得测定线性范围的下限及检测限比经典的分光光度法均下降了1000倍,数量级的提高检测灵敏度,在食品安全检验中可得到广泛的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吸收池放大图。
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1-光源,2-吸收池,3-检测器,4-显示与存储器, 5-液芯波导管,6-进液管,7-出液管,8-有机玻璃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参见图1和图2,液芯波导食品检测仪,包括光源1、吸收池2、检测器3、显示与存储器4,上述光源1、吸收池2、检测器3、显示与存储器4顺次相连,吸收池2包括液芯波导管5。
当进行检测时,先打开光源1,将实验处理过的待测清液进入吸收池2, 待测清液流至检测器3处,经检测器3接收光强信号,传递给显示与存储器4,测试完的液体经出吸收池2的另一端流出。
根据显示与存储器4显示的光强度,利用自编型光强差技术测定,就能得到食品成分的含量,从而达到检测的目的。
现具体对食品中痕量亚硝酸根做一个检测。
实际样品分析-------测定食品中痕量亚硝酸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君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君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653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孔硅基一维氧化钨纳米线气敏元件
- 下一篇:材料分压放气率测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