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燃叉车用双层隔热消声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65332.0 | 申请日: | 2013-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838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侯光耀;夏欣;尹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3/00 | 分类号: | F01N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韩小燕 |
地址: | 311305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燃 叉车 双层 隔热 消声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叉车用消声器,特别是一种内燃叉车用双层隔热消声器,主要适用于内燃叉车中。
背景技术
目前在国内叉车行业,均采用单层筒体的消声器,消声器由普通的碳钢构成,且每个腔室间只有一根通气管,排气阻力一般较大,而且消声器布置在机罩内或机罩外,这样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单层筒体的消声器置于机罩内,由于消声器的温度较高,对周围产生大量的热辐射,导致机罩内的空气温度升高,影响发动机本体的散热。而且发动机选用的吹风扇,提高了进入散热器的进风温度,减弱了散热器的散热性能。机罩内的空气温度升高,影响油箱的散热,增加了燃油温度和液压油温度。机罩内空气温度升高,加快了机罩内线束和胶管的老化。若易燃物品靠近或接触消声器,甚至会引起火灾。
2、消声器由普通的碳钢构成,易生锈,寿命短。
3、单层筒体的消声器置于机罩外,由于消声器的温度较高,没有防护装置易烫伤人,加保护装置消声器尺寸太大,影响整体美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内燃叉车用双层隔热消声器,以减小热辐射,降低消声器外表面温度,同时降低发动机的排气噪音。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内燃叉车用双层隔热消声器,包括筒体,该筒体进气端和出气端的端面上开孔并分别密封安装有进气管和出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包括外壳,以及同轴内置于该外壳内的内壳,所述外壳和内壳之间预留空隙并填充有隔热材料。
所述内壳内分别设有前隔盘和后隔盘,将内壳分隔成沿气流走向布置的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其中第二腔室内设有两根平行于其轴线布置的通气管,各通气管两端分别与第一腔室和第三腔室连通。
所述通气管的管壁上均匀开有一组消音通孔。
所述进气管部分伸入第一腔室内并均匀开设一组消音通孔。
所述出气管部分伸入第三腔室内并均匀开设一组消音通孔。
所述外壳包括圆柱形外筒体,以及固定安装于该外筒体两端面上的外筒体端盖,所述外筒体与外筒体端盖之间密封接触。
所述内壳包括圆柱形内筒体,以及固定安装于该内筒体两端面上的内筒体端盖,所述内筒体与内筒体端盖之间密封接触。
所述隔热材料为玻璃纤维。
所述进气管、出气管、外壳、内壳、前隔盘、后隔盘和通气管均采用渗铝板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消声器筒体采用内外双层壳体结构,有效地减少了辐射噪音;内外两层壳体之间预留空隙并填充有隔热材料,不仅有效的降低了消声器外壳的温度,减小了热辐射,而且能吸收一部分废气的高频声能,降低了发动机的排气噪音。2、进气管、出气管和通气管壁上分布多个消音通孔,促使废气在各个腔室内多次反射和碰撞,在不断膨胀中逐渐冷却,从而降低了其脉动压力。3、第二腔室内布置两根通气管,不仅增加了多个消音通孔,而且减小了排气阻力。4、消声器各部件采用渗铝板制成不会锈蚀,从而延长了消声器的使用寿命,同时冷机时排气管也不会有锈水喷出。5、经试验(在我公司16吨叉车上试装),本实用新型消声器外壳表面的温度低于100℃,此外较之现有技术,噪音降低1.5分贝,排气阻力降低3kPa,同时也大大延长了消声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是图1的A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一圆柱形的密闭筒体,该筒体进气端和出气端的端面上开孔并分别密封安装有进气管1和出气管2;本例中,所述筒体包括外壳3,以及同轴内置于该外壳内的内壳4,所述外壳3和内壳4之间预留一定空隙形成双层中空结构,并且在外壳3和内壳4之间填充有隔热材料5(玻璃纤维),不但可有效地减少热辐射,也能很好的衰减发动机的排气噪音。
所述内壳4内分别设有前隔盘6和后隔盘7,将内壳4分隔成沿气流走向布置的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其中第二腔室内设有两根平行于其轴线布置的通气管8,各通气管8两端分别与第一腔室和第三腔室连通,减小了排气阻力。
所述通气管8的管壁上均匀开有一组消音通孔,所述进气管1部分伸入第一腔室内并均匀开设一组消音通孔,所述出气管2部分伸入第三腔室内并均匀开设一组消音通孔,促使废气在各个腔室内多次反射和碰撞,在不断膨胀中逐渐冷却降低其脉动压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653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喷油嘴
- 下一篇:一种防治水稻稻曲病的药肥及其调配方法和喷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