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折叠式播种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65069.5 | 申请日: | 2013-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690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孙学君;雷勇;孙颖;谭军;洪舟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学君 |
主分类号: | A01C7/00 | 分类号: | A01C7/00;A01C5/00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刘建芳;朱俊峰 |
地址: | 463699 河南省驻马***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折叠式 播种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机具,尤其涉及一种折叠式播种机。
背景技术
目前,在我国的广大农村还有不少采用人工进行玉米、花生等农作物的播种,也有人工拖动独轮车进行播种的小型播种机,还有使用四轮拖拉机作为动力的中大型播种机。对于小型和中大型播种机均存在着结构复杂、不易携带、在放置时占用空间大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携带、放置时占用空间小的折叠式播种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折叠式播种机,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播种机构和位于播种机构前方的行走轮,行走轮通过链条转动机构与播种机构连接,播种机构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料斗和下料器,机架的后端设有扶手装置,所述扶手装置包括连接板、连接杆、伸缩杆和把手,连接板的一侧通过铰链与机架后部转动连接,连接板的另一侧通过紧固螺栓与机架可拆卸连接,连接杆的前端与连接板的后表面固定连接,连接杆为中空的管状结构,伸缩杆插设在连接杆内,连接杆的后部设有用于夹紧伸缩杆的卡箍,把手设在伸缩杆的后端。
所述连接杆上通过一个径向设置的插销与连接杆内部的伸缩杆连接。
所述连接杆上设有固定板,固定板上设有安装孔,机架侧部设有固定螺栓;当拆卸紧固螺栓后,向前转动连接杆,固定螺栓正好穿入固定板上的安装孔。
所述机架下部设有位于下料器后方的支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通过拧松或拧紧卡箍对伸缩杆进行调节,从而适合不同身高的人进行播种作业;插销起到锁定伸缩杆不转动而且不轴向移动的作用;当需要折叠起来搬运或存放时,先将紧固螺栓拧松拆卸,然后向前转动连接杆,机架上的固定螺栓正好传入到固定板上的安装孔中,然后使用螺母固定,再松开卡箍,将伸缩杆缩入到连接杆内,并将把手转动90度,再拧紧卡箍,这样就很便捷地进行了折叠。支架兼具有种子通过下料器播种的同时进行封土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便于携带和存放,而且在存放时占用较小空间,实用性强,易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当中A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式播种机,包括机架1,机架1上设有播种机构2和位于播种机构2前方的行走轮5,行走轮5通过链条转动机构6与播种机构2连接,播种机构2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料斗3和下料器4,机架1的后端设有扶手装置,所述扶手装置包括连接板7、连接杆8、伸缩杆9和把手10,连接板7的一侧通过铰链11(或合页)与机架1后部转动连接,连接板7的另一侧通过紧固螺栓12与机架1可拆卸连接,连接杆8的前端与连接板7的后表面固定连接,连接杆8为中空的管状结构,伸缩杆9插设在连接杆8内,连接杆8的后部设有用于夹紧伸缩杆9的卡箍13,把手10设在伸缩杆9的后端。
连接杆8上通过一个径向设置的插销14与连接杆8内部的伸缩杆9连接。
连接杆8上设有固定板15,固定板15上设有安装孔16,机架1侧部设有固定螺栓17;当拆卸紧固螺栓12后,向前转动连接杆8,固定螺栓17正好穿入固定板15上的安装孔16。
机架1下部设有位于下料器4后方的支架18。
本实用新型当中的播种机构2、链条转动机构6、下料器4和卡箍13均为现有成熟技术,具体构造不再赘述。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通过拧松或拧紧卡箍13对伸缩杆9进行调节,从而适合不同身高的人进行播种作业;插销14起到锁定伸缩杆9不转动而且不轴向移动的作用;当需要折叠起来搬运或存放时,先将紧固螺栓12拧松拆卸,然后向前转动连接杆8,机架1上的固定螺栓17正好传入到固定板15上的安装孔16中,然后使用螺母固定,再松开卡箍13,将伸缩杆9缩入到连接杆8内,并将把手10转动90度,再拧紧卡箍13,这样就很便捷地进行了折叠。支架18兼具有种子通过下料器播种的同时进行封土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学君,未经孙学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6506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