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绕线机压线板改进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65050.0 | 申请日: | 2013-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120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赵少廷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少廷 |
主分类号: | H01F41/06 | 分类号: | H01F41/06;H02K15/04 |
代理公司: | 广东卓建律师事务所 44305 | 代理人: | 陈江雄 |
地址: | 515000 广东省汕***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绕线机压 线板 改进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电机线圈绕线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绕线机压线板改进结构。
背景技术
无论是变压器、电抗器还是电机,都含有线圈,线圈的绕制一般都由相应的绕线机完成,现有技术的绕线机没有压线装置,线圈在绕制过程中,需人工将绕好的线圈压到挂线杯底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和优点在下文的描述中部分地陈述,或者可从该描述显而易见,或者可通过实践本实用新型而学习。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绕线机压线板改进结构,本实用新型在压线板内设置水平穿越压线板的两条气流通道,并使两条气流通道相互贯通,以增强气流的均衡性,通过流经气流通道的强大气流对线丝施加压力,将其压到挂线杯的底部,本实用新型改变人工压线的方法,通过压线板实现自动压线,因此大大提高了绕线的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绕线机压线板改进结构,包括一平板,所述平板的一侧设置有圆弧边缘,远离所述圆弧边缘的一端设置有用于连接气缸的螺纹孔,在所述圆弧边缘处设置有水平穿越所述平板的第一气流通道和第二气流通道,第一气流通道和第二气流通道在所述平板内贯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第一气流通道的端口内壁设置有螺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第二气流通道的端口内壁设置有螺纹。
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压线板内设置水平穿越压线板的两条气流通道,两条气流通道相互贯通,因此增强了气流的均衡性,通过流经气流通道的强大气流对线丝施加压力,将其压到挂线杯的底部,本实用新型改变人工压线的方法,通过压线板实现自动压线,因此大大提高了绕线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通过参考附图并结合实例具体地描述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实现方式将会更加明显,其中附图所示内容仅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说明,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意义上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绕线机压线板改进结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绕线机压线板改进结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绕线机压线板改进结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绕线机压线板改进结构,包括一平板11,平板11的一侧设置有圆弧边缘111,远离圆弧边缘111的一端设置有用于连接气缸的螺纹孔112,在圆弧边缘111处设置有水平穿越平板11的第一气流通道113和第二气流通道114,第一气流通道113和第二气流通道114在平板11内贯通。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第一气流通道113和第二气流通道114的端口内壁设置有螺纹。
如图3所示,压线板通过螺纹孔112连接气缸13,压线板的第一气流通道113连接进气管14,第二气流通道114连接进气管15,当进气管14、进气管15向第一气流通道113和第二气流通道114送气时,气流从位于圆弧边缘111一侧的气孔喷出,这样不但压线板在气缸13的带动下,在挂线杯12的外侧对铜线施加下压力,压线板在下压的同时向挂线杯12的内侧吹气,较强的气流在挂线杯12的内侧对铜线施加下压力,这样整个绕好的线圈受力均衡,可以非常快捷地压缩到挂线杯12的底部,极大地提高了绕线机的工作效率。
本领域技术人员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精神,可以有多种变形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的实施例而已,并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少廷,未经赵少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650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中心轴结构的风扇电机
- 下一篇:发动机冷却系统材料仿真渐损破坏测定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