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碳纤维的低压发热衣服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64793.6 | 申请日: | 2013-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410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杨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军 |
主分类号: | A41D13/005 | 分类号: | A41D13/00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8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碳纤维 低压 发热 衣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碳纤维的低压发热衣服。
背景技术
碳纤维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一种特种纤维,其碳含量视种类不同而异,一般在90wt%以上。碳纤维具有一般碳素材料的特性,如耐高温、耐磨擦、导电、导热及耐腐蚀等,但与一般碳素材料又不同,有显著的各向异性,柔软、可加工成各种织物,更重要的是其微晶结构沿纤维轴有择优取向,从而沿纤维轴方向有很高的抗张强度和杨氏模量。
鉴于此,公开号为CN102524973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碳纤维发热衣服,其由衣服前身、衣服后身、袖子构成的,袖口上具有肘部发热源,衣服前身的中心处具有前部发热源,衣服后身的中心处具有后部发热源,肘部发热源、前部发热源和后部发热源之间通过连接线相连,在前身发热源出引出一条导线和衣服侧面的温控钮相连。虽然其利用碳纤维作为发热源,但发热源与衣服之间的清洗较为不便,且整体结构较为复杂,不便于普通消费者的操作以及使用,丧失便利性、安全性的结构设计是消费者不愿意接受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基于碳纤维的低压发热衣服。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基于碳纤维的低压发热衣服,包括衣服本体,其特征在于,衣服本体具有:
由碳纤维材料制成的模块化发热单元,其可拆卸地安装于衣服本体的内侧;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组,其电源输出端接于模块化发热单元的碳纤维材料。
其中,模块化发热单元与衣服本体之间以魔术扣进行可拆卸地安装。
其中,模块化发热单元中碳纤维织物以整体/局部分布。
其中,模块化发热单元包括:
绝缘织物层;
安装于绝缘织物层内部的碳纤维织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衣服具有以碳纤维材料制成的模块化加热单元,可便捷地提升使用者穿着该衣服的自身温度。
(2)由于采用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组作为衣服的供电电源,安全可靠,且重量较轻,便于携带。
(3)可拆卸结构设计,便于对衣服本身以及模块化加热单元进行清洁处理。
(4)模块化加热单元中将碳纤维发热体做成条状分布于模块化加热单元中,制造成本更加经济、合理。
附图说明
图1为基于碳纤维的低压发热衣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模块化加热单元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所示,基于碳纤维的低压发热衣服,包括衣服本体1,衣服本体具有:由碳纤维材料制成的模块化发热单元2,其可拆卸地安装于衣服本体的内侧;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组3,其电源输出端接于模块化发热单元的碳纤维材料。
模块化发热单元以块状物结合于衣服本体的背部,在衣服本体设有毛面体和/或钩面体,而模块化发热单元设有与之匹配的钩面体和/或毛面体,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模块化发热单元可以便捷的拆装,最大限度的提高消费者的使用便捷性。
下面对模块化发热单元进行说明:
模块化发热单元,其内设有碳纤维织物,碳纤维织物的形式可以为全碳纤维材料制成,考虑到经济因素,通常情况下以梭织方式制成的回纬碳纤维织物中,将纬向纱线选择为12K碳纤维进行纺织,而略去切割机构的多臂剑杆回纬织机进行梭织可形成本本文所需的回纬碳纤维电热织物。
将碳纤维织物做成条状碳纤维织物V安装于两层绝缘材料制成的面料中,最大限度的保证使用者自身的安全性。绝缘材料制成的面料中,包括但不限于预氧丝纤维;芳纶纤维;大豆纤维;甲壳胺纤维;麻纤维;木棉纤维;牛奶纤维;羊毛纤维;及其组合。绝缘材料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两种、三种或者更多种的组合以混合或成股状态使用。
参见图2,该图示出了模块化发热单元与衣服结合一侧的结构示意图,魔术扣结构的钩面体分布于模块化发热单元的四个角上,可轻松的实现模块化发热单元与衣服本体之间的结合。
在安全性的问题是,本文所选用的聚合物锂电池组的产品规格为:
产品规格:7.4V 2200mAh;
输入:DC8.4V 1A;
输出功率:20W MAX。
该型聚合物锂电池组具有反复充电的功能,电量用完可以自由充电,使用成本上较为经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军,未经杨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647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整体式的鞋面和鞋中底
- 下一篇:耐干旱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