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缆线引导装置和电动平车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64406.9 | 申请日: | 2013-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234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胡晓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东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秦皇岛研究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H02G11/02 | 分类号: | H02G1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信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28 | 代理人: | 杨丹莉;李丹 |
地址: | 066004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缆线 引导 装置 电动 平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线引导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动平车的电缆线引导装置以及应用该装置的电动平车。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炼钢车间所生产的钢坯或检修设备需要通过电动平车在炼钢车间内或在炼钢车间与其它车间之间运输。电动平车上安装有电缆绞盘,电动平车经过的地面上设有与电动平车移动方向一致的电缆槽,电动平车由卷绕在电缆绞盘上并穿过电缆槽与外部电源相连的电缆提供动力电源。
在电动平车移动的过程中,电缆绞盘旋转,电缆从电缆绞盘落下并落入电缆槽。由于电缆绞盘较大,电缆从电缆绞盘落下后,电缆水平方向摆动较大,无法准确落入电缆槽中,落在电缆槽外的电缆线极易被经过电缆槽上方的车辆碾压、损坏。
目前针对电缆线经常落出电缆槽的情况,均是通过工作人员手动将电缆线放入电缆槽中。据统计,按照这种操作方法,每日工作人员手动放入电缆槽的动作需重复2000多次,消耗了大量人力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电缆线引导装置,这种电缆线引导装置能将电缆线顺利地引入放置电缆槽的装置内。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平车,该电动平车应用上述电缆线引导装置引导电缆从电缆绞盘落入电缆槽,从而使得在电动平车向前移动过程中电缆能自动准确落入电缆槽,无需人工干预,从而节约大量人力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缆线引导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水平杆件;
至少一对相互平行的垂直杆件,所述垂直杆件的轴向方向与水平杆件的轴向方向垂直,所述一对垂直杆件之间的距离略大于电缆线的外径。
上述电缆线引导装置在工作时,电缆经水平杆件的引导和限位,从一对垂直杆件之间穿过。当电缆整体相对地从水平杆件端向垂直杆件端移动时,竖直方向以水平杆件为限位过滤掉电缆在重力作用下下落的惯性,水平方向以垂直杆件为限位过滤掉电缆水平晃动的惯性,因此所述电缆线引导装置起到过滤电缆惯性和导向电缆移动方位的作用,使得电缆移出所述垂直杆件时其运动状态是平稳的,并且其方位也是相对固定的。
进一步地,上述电缆线引导装置还包括一支架,所述水平杆件和垂直杆件均设置在支架上。
进一步地,在上述电缆线引导装置中,所述水平杆件为一水平轴,该水平轴设置为可绕其自身轴心转动。
更进一步地,上述电缆线引导装置还包括一支架,所述水平轴通过带座轴承设置在所述支架上。
进一步地,在上述电缆线引导装置中,所述垂直杆件为垂直轴,所述垂直轴设置为可绕其自身轴心转动。
更进一步地,上述电缆线引导装置还包括一支架,所述垂直轴通过带座轴承设置在所述支架上。
以上设置可以使得电缆在通过所述电缆线引导装置时摩擦阻力减小,有利于电缆的移动。
进一步地,在上述电缆线引导装置中,所述一对垂直杆件设置为其之间的间距可调。这样可以使得所述一对垂直杆件之间的间隔适合通过不同规格的电缆,从而使得所述电缆线引导装置适合通过不同规格的电缆,增加其适用性。
更进一步地,在上述电缆线引导装置中,所述支架上设有一长腰孔,所述一对垂直杆件可移动地设于该长腰孔中,以调节两垂直杆件之间的间距。
相应地,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电缆线引导装置的电动平车。
上述电动平车通常包括:一车架,其可在一电缆槽上方沿着所述电缆槽方向移动;一电缆绞盘,其固定于所述车架上;上述电缆线引导装置,其所述水平杆件处于水平位置并通过所述支架固定于所述车架上;一电缆,其一端接电动平车电源输入,中间卷绕在所述电缆绞盘上并穿过所述水平杆件的上部和所述一对垂直杆件之间的间隔以及所述电缆槽,另一端接外部供电电源。
上述电动平车在工作时,外部供电电源通过电缆为电动平车供电。电动平车沿着电缆槽方向移动,电缆绞盘随着电动平车的移动而转动,同时放出卷绕在电缆绞盘上的电缆,被放出的电缆穿过所述电缆线引导装置最终落入电缆槽中。在这个过程中,电缆的下落和晃动惯性被电缆线引导装置过滤,并且其出口方位始终位于电缆线引导装置的垂直杆件出口,因此只要电动平车在移动中始终保证其上的电缆线引导装置的垂直杆件出口对准电缆槽,最终电缆就能自动准确平稳地落入电缆槽中。
进一步地,在上述电动平车中,所述垂直杆件与电动平车的电缆线的延伸方向垂直设置。这样可以使得垂直杆件的电缆出口更接近电缆槽,减少电缆线引导装置和电缆槽之间的电缆晃动惯性等不利因素;同时使得电缆绞盘和电缆槽之间的电缆过渡走向更接近平滑过渡,有利于保护电缆免于过度弯曲的疲劳损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东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秦皇岛研究设计院,未经中冶东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秦皇岛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6440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