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排水网板篦子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64261.2 | 申请日: | 2013-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203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徐金盛;徐新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金盛 |
主分类号: | E03F5/06 | 分类号: | E03F5/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黄磊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网 篦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工程的排水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排水网板篦子。
背景技术
网板篦子作为排水口的常用结构,在土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量极大。目前,常用的网板篦子都是采用金属材料或塑料一次成型,制作条件和工艺较为复杂,材料成本高;另外,金属材料和塑料都有重复利用价值,容易丢失,造成经济损失的同时,还会给工程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强度较高且坚固耐用的排水网板篦子。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排水网板篦子,排水网板篦子的主体为格栅网板,格栅网板上的网格为喇叭形通孔。
所述排水网板篦子的主体为高强度混凝土制成的格栅网板。
所述格栅网板为一体式结构,格栅网板包括相连接的中部格栅和外周框架。
所述中部格栅包括横向支架和纵向支架,横向支架和纵向支架相互交叉设置,形成作为通透排水孔用的网格。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网格为矩形、菱形、梯形或三角形,网格的进水面面积小于出水面面积。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外周框架为圆形、椭圆形或矩形。
根据工程的实际需要,格栅网板上网格的具体形状及尺寸、外周框架的具体形状及尺寸、排水网板篦子的整体造型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
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上述排水网板篦子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预制与格栅网板结构相应的模具;
(2)向模具中装入预制的高强度混凝土,然后放置3~6小时进行固化;
(3)固化完成后,由人工脱模,制成排水网板篦子;
步骤(2)中,高强度混凝土通过以下方法预制:将高强度混凝土的各原料组份混合后,加水并放入搅拌机内搅拌混合3~5分钟;
各原料组份及其质量比如下:硅酸盐水泥100份,中砂100份,碎石200份,有机高分子添加剂2份,纤维材料0.6份;所加水的重量占混合后高强度混凝土总重量的15%。
所述纤维材料为生物纤维、植物纤维、人造纤维、合成纤维或钢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纤维材料为玻璃纤维,有机高分子添加剂为胶晶,碎石的直径为3~5mm。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排水网板篦子中,由于其结构是采用高强度混凝土直接成型,不同于传统网板篦子采用金属材料或塑料一次成型的结构,可有效提高其整体强度,坚固耐用。同时,具有无再生价值的特点,可有效防止丢失,维护成本也低。另外,将网格设计为喇叭形通孔,可增大其排水量,有效防止网板堵塞。
通过本实用新型制作方法制得的排水网板篦子,其耐腐蚀性、抗氧化性都比传统网板篦子好,使用寿命也较长;由于采用高强度混凝土直接成型,其制作成本也较低,适合土木工程的大量使用;在高强度混凝土中添加的有机高分子添加剂具有早强高强、无收缩、抗离析、能低温施工的特点,可与混凝土很好地结合,从而改善混凝土的性能。
另外,本排水网板篦子适用范围广,可以与任何排水管道口嵌装、适配,也是当前高铁、道路、桥梁及楼宇建筑领域较为领先的排水篦子,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排水网板篦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排水网板篦子中网格为喇叭形通孔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一种排水网板篦子,其结构如图1或图2所示,排水网板篦子的主体为格栅网板,格栅网板上的网格为喇叭形通孔。
排水网板篦子的主体为高强度混凝土制成的格栅网板。
格栅网板为一体式结构,通过高强度混凝土一次成型,格栅网板包括相连接的中部格栅1和外周框架2。
中部格栅包括横向支架和纵向支架,横向支架和纵向支架相互交叉设置,形成作为通透排水孔用的网格3。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网格可为矩形、菱形、梯形或三角形。如图2所示,网格的进水面面积小于出水面面积,即形成网格的各个通孔上,作为进水端的端面面积小于作为出水端的端面面积。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外周框架可为圆形、椭圆形或矩形。
根据工程的实际需要,格栅网板上网格的具体形状及尺寸、外周框架的具体形状及尺寸、排水网板篦子的整体造型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金盛,未经徐金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642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外墙外保温系统粘贴劈开砖施工结构
- 下一篇:公路防流沙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