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连接器发光二极管防呆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64182.1 | 申请日: | 2013-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984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马国强;冉运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攸特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717 | 分类号: | H01R13/717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孔凡亮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发光二极管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光二极管防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运用在连接器领域中的连接器发光二极管防呆结构。
背景技术
如已有技术图1、图2所示,系已有技术之组装图、爆炸图。此类产品由:连接器组件1、发光二极管2组成。
此类含发光二极管的连接器主要应用于网络设备,其主要功能为讯号传输,而此类连接器通常会设置两颗或两颗以上发光二极管,所设之发光二极管的作用为指示产品的运行状态,例如:右侧发光二极管指示产品已连网(发黄色光),左侧发光二极管指示产品讯号传输的速率(发绿色光指示100M速率,发橙色光指示1000M速度)。但,由于发光二极管外形呈对称形状,在组装发光二极管时容易发生左右侧混装,例如需将发黄色光的发光二极管装入右槽孔,结果错误装入左槽孔,从而导致产品指示功能异常,不能达到正确指示状态的功能。
如上所述,已有技术存在易将不同位置发光二极管混装不良(如左右侧二极管混装),不良率高等瑕疵。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巧妙、合理,能防止装灯错误,提高生产良率,降低产品生产成本,提升产品竟争力的连接器发光二极管防呆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连接器发光二极管防呆结构,其包括至少包括两形状不同的发光二极管,连接器组件上分别设有与各个发光二极管的外形轮廓相适配的安装槽,各个发光二极管对应设置在与其的外形轮廓相适配的安装槽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发光二极管防呆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发光二极管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发光二极管的左侧壁底部设有凸块,并在与其相对应的安装槽的左侧壁底部设有与该凸块相适配的凹槽;另一发光二极管的右侧壁底部设有凸块,并在与其相对应的安装槽的右侧壁底部设有与该凸块相适配的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发光二极管防呆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发光二极管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发光二极管的左侧壁顶部设有凸块,并在与其相对应的安装槽的左侧壁顶部设有与该凸块相适配的凹槽;另一发光二极管的右侧壁顶部设有凸块,并在与其相对应的安装槽的右侧壁顶部设有与该凸块相适配的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发光二极管防呆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发光二极管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发光二极管的横截面轮廓为圆形,与该发光二极管相对应的安装槽的内腔横截面轮廓为圆形;另一发光二极管的横截面轮廓为方形,与该发光二极管相对应的安装槽的内腔横截面轮廓为方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发光二极管防呆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发光二极管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发光二极管的横截面轮廓为方形,与该发光二极管相对应的安装槽的内腔横截面轮廓为方形;另一发光二极管的侧壁上设有凸块,并在与其相对应的安装槽的侧壁上设有与该凸块相适配的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巧妙、合理,所有发光二极管均采用不同形状的结构设计,除与其相对应的安装槽相适配外,而无法与其它安装槽相适配,具有唯一性,混装时会干涉防呆,从而达到有效防止发光二极管错误组装的防呆效果,大大提高生产良率,而且装配方便,易于实现,有效缩短产品生产周期,降低成本,增强产品竞争力,利于广泛推广应用。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连接器发光二极管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局部A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6是图4中局部B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组装时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组装时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见图1至图8,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器发光二极管防呆结构,其包括至少包括两形状不同的发光二极管2,连接器组件1上分别设有与各个发光二极管2的外形轮廓相适配的安装槽11,各个发光二极管2对应设置在与其的外形轮廓相适配的安装槽11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攸特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攸特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641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