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阶梯式摩擦盘假捻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63937.6 | 申请日: | 2013-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200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张希庆;陈晨旭;郭秀英;陈锦乐;张德利;颜士成;陈坚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锦凯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G1/04 | 分类号: | D02G1/04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刘述生 |
地址: | 2154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阶梯 摩擦 盘假捻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阶梯式摩擦盘假捻器。
背景技术
所谓假捻是指固定预取向丝的两端,握住其中间加以旋转,在握持点上、下两端的丝束捻向相反,而捻数相等,即在纺纱时,预取向丝的两端都是被控制的,在两端之间加捻, 预取向丝上可以产生相等数量但捻向不同的捻回,这种假捻能够增加与预取向丝设计捻向相同段的强力,但另一段却产生退捻,最终保持设计捻度,但是,现有的预取向丝特别是低弹丝,经常会出现“僵丝”和“未解捻丝”现象,僵丝是由于预取向丝在假捻的过程中,预取向丝卷曲弹性不一致,僵丝使得织物表面产生明显的条纹,染色后产生染色条斑,而未解捻丝是在假捻的过程中捻度集中形成紧捻的节点,使丝束蓬松性差,需要使用一定的外力才能拉开,而这些节点是布面不清晰,染色后布面产生芝麻色花,因此,低弹丝的“僵丝”和“未解捻丝”都会严重影响织物后续的染织工序,使织物明显产生“疵点”和“瑕疵”,影响织物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耐磨性好、表面摩擦系数大、假捻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的阶梯式摩擦盘假捻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阶梯式摩擦盘假捻器,包括:导丝管、多个第一摩擦盘、第一锭轴、多个第二摩擦盘、第二锭轴和一个旋转驱动的假捻旋转轴,所述导丝管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假捻旋转轴的中心轴线共线,所述多个第一摩擦盘相互平行排列,且所述多个第一摩擦盘的直径从上到下依次变化,所述多个第二摩擦盘相互平行排列,且所述多个第二摩擦盘的直径从上到下依次变化,所述多个第一摩擦盘装设在所述第一锭轴上,所述多个第二摩擦盘装设在所述第二锭轴上,所述第一锭轴和所述第二锭轴分别位于所述假捻旋转轴的两侧,所述导丝管位于所述假捻旋转轴的下方。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摩擦盘和所述第二摩擦盘相间隔排列,且相互错开。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摩擦盘的直径从上到下依次变小。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摩擦盘的直径从上到下依次变大,且所述第二摩擦盘的最大直径与所述第一摩擦盘的最大直径相等,所述第二摩擦盘的最小直径与所述第一摩擦盘的最小直径相等。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摩擦盘为聚氨酯摩擦盘,所述第二摩擦盘为陶瓷摩擦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阶梯式摩擦盘假捻器的第一摩擦盘和第二摩擦盘相间隔错开排列,最大限度的减少“僵丝”和“未解捻丝”的发生,制作而成的假捻两端的捻向相反、捻数相等、后续处理后的织物表面平整度高、颜色一致性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阶梯式摩擦盘假捻器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导丝管;21、上第一摩擦盘;22、中第一摩擦盘;23、下第一摩擦盘;3、第一锭轴;41、上第二摩擦盘;42、中第二摩擦盘;43、下第二摩擦盘;5、第二锭轴;6、假捻旋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
一种阶梯式摩擦盘假捻器,包括:导丝管1、三个第一摩擦盘、第一锭轴3、三个第二摩擦盘、第二锭轴5和一个旋转驱动的假捻旋转轴6,所述导丝管1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假捻旋转轴6的中心轴线共线,所述三个第一摩擦盘分别为上第一摩擦盘21、中第一摩擦盘22和下第一摩擦盘23,所述三个第一摩擦盘相互平行排列,且所述三个第一摩擦盘的直径从上到下依次变化,所述三个第二摩擦盘分别为上第二摩擦盘41、中第二摩擦盘42和下第二摩擦盘43,所述三个第二摩擦盘相互平行排列,且所述三个第二摩擦盘的直径从上到下依次变化,所述三个第一摩擦盘装设在所述第一锭轴3上,所述三个第二摩擦盘装设在所述第二锭轴5上,所述第一锭轴3和所述第二锭轴5分别位于所述假捻旋转轴6的两侧,所述导丝管1位于所述假捻旋转轴6的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锦凯纺织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锦凯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639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蒸汽式电熨斗
- 下一篇:一种羊毛干洗漂白用反应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