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污水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63650.3 | 申请日: | 2013-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601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谭秋苹;蒋明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海普流体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水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个缺水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而且我国的水资源在时空和地域分布上的分布不均匀,更加重了实际的缺水情况。因此近些年来我国城市水资源进一步紧张,许多城市严重缺水。与此同时,水资源污染却日益严重,因此许多工厂都建立自己的自来水处理厂,来改变目前水资源紧缺且污染的现状。环境保护问题日益成为影响和制约人类社会发展的因素之一。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和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大量工业和生活污水未经处理流入江河湖海,使环境和饮用水被严重污染。因此,建立自来水处理厂是解决供水问题的有效途径。
由于污水处理的运行费用是庞大的、长期的,如果通过智能化的控制能将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运行费用节省1%,那也是个天文数字。
目前污水处理自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1)传统污水处理自动控制系统要求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并提出必须遵循的一些假设,然而实际污水处理系统由于存在复杂性、非线性、时变性、不确定性和不完全性等,一般无法获得精确的数学模型和与实际相符的假设,因此采用传统控制理论建立的污水处理自动控制系统在实际工程应用上存在出水水质波动较大等问题。
(2)污水处理自动控制系统中所采用的一些自动化检测设备、仪表的功能目前还很不完善,在实际检测中达不到预期效果、误差很大,因此依靠这些检测设备判断污水处理情况并实施自动控制,很难达到处理水质达标排放和节约能源的目的。
(3)国内的许多污水处理系统多采用ORP(氧化还原电位)、DO(溶解氧)和pH(酸碱度)值作为控制参数来控制出水水质和曝气量,但这些方法存在一些问题,如控制污水处理厂硝化—反硝化过程所使用的ORP就很难判定,因此绝大多数基于ORP控制的污水处理厂也执行时间控制,作为当控制器无法找到ORP特征点时的应急控制,这样就导致许多污水处理系统实际上仍然采用的是按时间控制整个处理过程。
(4)污水处理的自动控制需要对大量阀门、泵、鼓风机和吸(刮)泥机、搅拌器等机械设备进行控制,需要自动控制的开关量多,它们常常要根据一定时间或逻辑顺序定时开、停,然而目前我国一些企业的相关设备质量存在一些问题,使用寿命较短,而进口设备又很昂贵。
自来水处理厂在进行水处理的过程中,很多程序都是在开放的情况下进行的,这将导致污水处理会影响周边的环境,同时由于污水挥发和恶臭味的扩散引起二次污染。同时,在水处理过程中,往往需要向待处理的自来水或者各种工业排放水、生活污水等待处理水体中加入药剂,具体的药剂和配方由专业的水处理公司确定,按药剂种类分,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常规水质稳定药剂有缓蚀剂、阻垢剂、分散剂、杀菌剂、混凝剂、助凝剂以及调节pH用酸碱加药装置等。作为工厂设计的给排水工程师应能根据水处理公司提出的药剂的种类、形态和投加浓度确定加药设备的合理形式。如果直接向开放的待处理水体中加入药剂,加入方式是比较容易的,只要通过管道将药剂导入待处理水体即可。但是,如果要向处于封闭的管道内并具有一定压力的待处理水体中加入药剂,普通的加药方式是不能实现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系统,该系统结构简单,对污水进行处理的反应池为封闭的反应容器,同时还设计了一种向处于封闭并具有一定压力的封闭容器内加入药剂的加药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污水,污水通过管路依次与格栅、提升泵、沉淀池、反应池、二次沉淀池接通,二次沉淀池内的污水通过管路将清水外排或回用,沉淀池、二次沉淀池沉淀产生的污泥输送至污泥处理装置处进行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反应池为封闭的反应容器。
同时,还包括向反应容器内添加药剂的加药装置。
所述加药装置包括药剂储存罐、计量泵、缓存腔前控制阀、缓存腔后控制阀、药剂缓存腔,药剂储存罐通过管路依次与计量泵、缓存腔前控制阀、药剂缓存腔、缓存腔后控制阀接通,缓存腔后控制阀通过管路与需要加药的管路接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海普流体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海普流体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636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声微泡介导转染辅助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多功能运动版户外智能净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