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合式旋压曲轴减震皮带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63092.0 | 申请日: | 2013-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484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潘兆星;金崇利;刘成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东星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5/40 | 分类号: | F16H55/40;F16F15/26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17016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式 曲轴 减震 皮带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合式旋压曲轴减震皮带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国内劳动力成本不断的提高,机加工零件成本越来越高,曲轴减振轮中的皮带轮大多采用铸造材料,零件作机加工,切削工时长,加工成本高,生产效率低,皮带轮齿形表面在机加工过程中发现有气孔和沙孔导致零件报废,目前有些厂家生产带旋压减震轮,该旋压减震轮由于重量轻,皮带轮转动惯量小,仅仅应用1.8L以下的小排量发动机上,对于1.8L及以上排量发动机,需要惯性块有一定的重量,才能保证发动机的减振性能,从而限制了该旋压减震轮的使用范围。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在提供一种组合式旋压曲轴减震皮带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加以实现:
所述的组合式旋压曲轴减震皮带轮,包括皮带轮和减震器,所述减震器包括惯性块、橡胶圈和轮毂,所述轮毂、橡胶圈和惯性块通过模具压装成一体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轮通过螺栓与轮毂螺接设置。
所述的组合式旋压曲轴减震皮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惯性块上设置有凸起,所述轮毂上设置有与凸起相吻合的V型槽。
所述的组合式旋压曲轴减震皮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轮为旋压结构或冲压结构,所述减震器为铸造结构。
所述的组合式旋压曲轴减震皮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轮采用钢板制成,厚度为2.5mm。
本实用新型一种组合式旋压曲轴减震皮带轮,皮带轮旋压成形,皮带轮齿面光洁度好,表面组织致密耐磨性好,有利于提高皮带轮寿命,齿形表面无因铸造气孔和沙孔缺陷造成的报废,生产效率高,加工成本低。减振器采用铸造加工,因外形简单,加工工序小,能满足大排量发动机减振性能的要求。皮带轮同轮毂固定在一起,惯性块不起传动作用,受力小,不会因橡胶老化产生脱落,减振轮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皮带轮,2-惯性块,3-橡胶圈,4-轮毂,5-螺栓,6-凸起,7-V型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并给出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组合式旋压曲轴减震皮带轮,包括皮带轮1和减震器,减震器包括惯性块2、橡胶圈3和轮毂4,轮毂4、橡胶圈3和惯性块2通过模具压装成一体式结构,惯性块2和轮毂4采用铸铁件,皮带轮1采用2.5mm钢板旋压成形;皮带轮1通过螺栓5与轮毂4螺接设置,具体为皮带轮1通过6个M6螺钉同轮毂4拧紧连接成一体,皮带轮1与惯性块2彼此不接触。惯性块2上设置有凸起6,轮毂4上设置有与凸起6相吻合的V型槽7,该结构的设置可有效防止惯性块2脱落。皮带轮1采用旋压结构或冲压结构,减震器采用铸造加工,保证零件有一定的重量,以满足设计要求的转动惯量。轮毂4上设计有一个凸台同皮带1轮配合定位,保证皮带轮1同轮毂4良好的同轴度。
本实用新型组合式旋压曲轴减震皮带轮,将减震器和旋压皮带轮组合连接在一起,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使用范围广,可应用于1.8L及以上排量发动机皮带轮上,减振器采用铸造加工,保证零件有一定的重量,满足设计要求的转动惯量,同时旋压皮带轮生产效率高,该组合结构的皮带轮便于推广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东星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东星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630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茶叶炒制造型机
- 下一篇:拉钉插植机构及拉钉插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