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于土壤复合体分离的虹吸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62812.1 | 申请日: | 2013-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219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慈恩;符卓旺;朱洁;高岩红;王莲阁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F04F10/00 | 分类号: | F04F10/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弘旭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0209 | 代理人: | 李靖 |
地址: | 400716***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于 土壤 复合体 分离 虹吸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抽吸液体的器具,尤其涉及一种适于土壤复合体分离的虹吸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定量分离、提取不同粒级土壤复合体时,主要采用物理分散—虹吸分离法,但一直没有一套统一、规范的虹吸装置。
与此同时,长期以来在不同应用领域的研究人员所使用的虹吸装置差异很大:有的非常粗放,仅有进水管道和排水管道,其排水口同时也是抽气口,因而很容易出现将液体吸入抽气装置(如洗耳球)的现象,也很容易抽气过量,而导致液体虹吸过快;有些虽然对粗放型的虹吸装置进行了一定的改进,增设了抽气管道,但对抽气管道的具体结构和连接位置等没有进行专门设计,使得进入管道中的液体液面上升过高(即高于待吸液面)或吸入抽气装置,很容易出现回流现象和液体损失,影响分析结果;且大多虹吸装置整个均为玻璃结构,存在容易破碎和不易修补等缺点,提高了使用成本和风险。另外,在土壤物理分析技术领域,由于虹吸法是依据司笃克斯(stocks)定律在不同时间点虹吸提取不同粒级土壤复合体,若在单人完成抽气—打开排水口的操作过程中,虹吸装置能否实现不间断虹吸是确保提取结果准确的关键,然而现有虹吸装置均未能实现这一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于土壤复合体分离的虹吸装置,该虹吸装置能有效避免虹吸过程中发生回流,能实现不间断地虹吸过程而保证提取结果的准确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适于土壤复合体分离的虹吸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虹吸管、缓冲球和抽气管;所述虹吸管由进水管道、排水管道和抽气支管组成;所述进水管道与所述排水管道相连通,在所述排水管道一侧连接所述抽气支管;所述抽气支管与所述缓冲球的一端相连,该缓冲球的另一端与所述抽气管连通;所述排水管道末端上设置有开关装置,用以开闭该排水管道;在整个装置中,所述排水管道的排水口位置最低,且该排水管道与所述抽气支管的连接点位置低于所述进水管道的最低点;所述缓冲球球体表面上的上端开口的位置不高于待吸液面的初始高度。
上述缓冲球的两端均通过增设弹性软管分别与上述抽气支管和上述抽气管相连,以使得整个装置对抗外界挤压和碰撞的缓冲性增强,且当某个部件破损或不满足试验要求时,仅更换该部件即可,有效降低了使用成本和风险。
上述进水管道的管体上设置有刻度线,以便于准确计量和观察。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虹吸装置为分离式结构,对抗外界挤压和碰撞的缓冲性强,各部件可独立调换,有效降低了使用成本和风险,且可通过改变弹性软管长度,而调节独立的缓冲球的高度,使得在不同的应用情况中缓冲球不高于待吸液面,有效避免了回流的发生,操作的便捷性和可控性良好。此外,该虹吸装置实现了单人操作下进入管道的液体不间断虹吸,确保了提取结果的准确性,在定量分离、提取不同粒级土壤复合体时,避免了虹吸过程中发生回流,有效地解决当前土壤复合体分离研究中使用的虹吸装置存在的诸多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适于土壤复合体分离的虹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适于土壤复合体分离的虹吸装置实际应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但以下实施例只用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不能理解为对其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技术熟练人员可以根据上述内容对本实用新型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
实施例 1
如附图1所示,一种适于土壤复合体分离的虹吸装置,它包括虹吸管、缓冲球5和抽气管6;该虹吸管由进水管道1、排水管道2和抽气支管3组成;其进水管道1与排水管道2直接相连通,并在排水管道2一侧连接有抽气支管3,该抽气支管3通过一弹性软管4与缓冲球5下部的连接端口相连,该缓冲球5上部的连接端口再通过一弹性软管4与抽气管6连通,抽气管6末端连接有抽气装置,在排水管道2末端上设置有开关装置7,用以开闭该排水管道2;在整个装置中,排水管道2的排水口位置最低;其排水管道2与抽气支管3的连接点位置低于进水管道1的最低点;缓冲球5球体表面上的上端开口的位置低于待吸液面的初始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大学,未经西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628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识别装置的智能卡
- 下一篇:一种透水性电极板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