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三腔胃管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62723.7 | 申请日: | 2013-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174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边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边俊杰 |
主分类号: | A61M25/14 | 分类号: | A61M25/14;A61M16/00;A61J15/00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刘晓春 |
地址: | 476000 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产业聚***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腔胃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三腔胃管。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使用胃管是没有吸氧型胃管,插胃管的病人需要吸氧时,胃管占有一个鼻腔,给患者吸氧带来极大的不便。在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些吸氧胃管,有的吸氧胃管只是把单腔吸氧管与胃管简单并列组合,有的甚至把吸氧孔的位置固定死在胃管上,但鼻腔到胃的距离因人而异,胃管置胃部后,吸氧孔不一定刚好在鼻腔吸氧最佳位置,因此,吸氧孔位置固定是不可取的。而且吸氧管随胃管不是作为圆形整体而是几根并列的管子同时进入同一个鼻腔,会使患者极不舒服,并且有可能只胃管就能堵塞鼻腔,达不到吸氧效果,也很难把握吸氧管进入鼻腔的长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吸氧功能的三腔胃管。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三腔胃管,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根单腔胃管和与单腔胃管滑动连接的吸氧部件;所述吸氧部件的头部对应鼻腔口并设有氧气出口,所述吸氧部件还设有氧气进气接头;所述氧气进气接头与吸氧导管的接头连接。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采用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所述吸氧部件在其后部和单腔胃管滑动连接且密封配合。
所述吸氧部件为双管腔吸氧部件,所述双管腔中的两根管各对应一个鼻腔口,其中一管还套在单腔胃管外。
所述吸氧部件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氧气进气接头。
所述吸氧部件中具有横向氧气通道,其端部设置所述氧气进气接头,所述双管腔中的两根管分别与横向氧气通道相连通。
所述吸氧导管具有左右两根,分别对应吸氧部件的两侧的氧气进气接头,所述左右两根吸氧导管通过二合一的接头接至进氧导管并组成可环在脖子上的胃管辅助固定机构,进氧导管的另一端设置有连接头,用于和气源连接。
吸氧部件第一管的外周形状呈与鼻腔口塞入配合的形状;第二管的管径较第一管细或相当;所述第一管为套在单腔胃管外的那一管,第二管为所述双管腔中的两根管中的另一管。
由于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单独的吸氧部件,可沿胃管滑动到达与鼻腔口相切或微小距离的最佳吸氧位置,能够保证吸氧顺利、省力及吸氧充分;并且本实用新型采用双管腔吸氧结构,还可实现双鼻孔吸氧,能进一步确保和提高吸氧的效果,使患者呼吸通畅。同时吸氧部件及其附属机构还可成为胃管的固定机构,使得胃管在插入胃部后不会上下抽动移动,减少患者使用胃管的不必要痛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实施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三腔胃管包括一根单腔胃管2和与单腔胃管2滑动连接的吸氧部件5;所述吸氧部件5的头部对应鼻腔口并设有氧气出口50,所述吸氧部件5还设有氧气进气接头53;所述氧气进气接头53与吸氧导管7的接头6连接。
所述吸氧部件5在其后部56和单腔胃管2滑动连接且密封配合。
所述吸氧部件5可为双管腔吸氧部件,所述双管腔中的两根管51、52各对应一个鼻腔口,其中一管51还套在单腔胃管2外。这样,可实现双鼻孔吸氧。
在采用双管腔吸氧结构时,所述吸氧部件的两侧可均设置有所述氧气进气接头。这样,左右两侧均设置进气结构,使氧气的进气更通畅,并能派生出后续的胃管辅助固定机构。
在采用双管腔吸氧结构时,所述吸氧部件中还可具有横向氧气通道54,其两端分别设置所述氧气进气接头53,所述双管腔中的两根管51、52分别与横向氧气通道54相连通。
在采用两个氧气进气接头53的情况下,所述吸氧导管7具有左右两根,分别对应吸氧部件的两侧的氧气进气接头53,所述左右两根吸氧导管7通过二合一的接头9接至进氧导管10,将经进氧导管10来的一路氧气分成两路,分别供给左右两根吸氧导管7。同时,这种结构也组成了一个圈,可环在脖子上作为胃管辅助固定机构。进氧导管10的另一端设置有连接头11,连接头11用于和气源连接。在左右两根吸氧导管7上可套一个滑动圈8,以调节上述结构所组成的圈的大小。
此外,在吸氧部件采用双管腔结构时,也可以是第一管51的头部外周形状呈与鼻腔口塞入配合的形状;第二管52的管径较第一管51细,这样,对提高吸氧舒适度有好处。
附图标号1为单腔胃管的接头,附图标号4为单腔胃管的刻度,附图标号3为单腔胃管的X线标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边俊杰,未经边俊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627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预制成端型蝶形尾纤
- 下一篇:一种掺饵光纤放大器的后向混合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