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柔性边坡位移监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362485.X | 申请日: | 2013-06-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613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 发明(设计)人: | 秦哲;王磊;秦春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B7/02 | 分类号: | G01B7/02 |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王连君 |
| 地址: | 26659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柔性 位移 监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边坡位移监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柔性边坡位移监测装置,其适用于大型矿坑、高大边坡和深基坑坡体的位移自动监测。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地下轨道交通、港口、矿山等重大基础工程建设的深入发展,大型矿坑、高大边坡以及深基坑等大型坡体工程越来越多,对其坡体的稳定性进行有效的安全监测,及时发现以便及时消除和处理大型坡体工程的安全隐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现有的坡体稳定性监测技术主要是通过在坡体表面设置监测点以监测坡体表面位移,或通过钻孔测斜的方法监测坡体深部的位移变化,上述监测方法耗时耗材,而且很难实现自动化的监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监测坡体深部位移变化的监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利用柔性位移监测管随边坡位移同步产生变形,变形后的柔性位移监测管引起其内部的管状弹簧产生变形进而挤压管状弹簧两侧的压敏电阻,压敏电阻通过传感器将电信号输出,经数值显示仪转换成数值信号输出并显示供监测人员实时读取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手段是,一种柔性边坡位移监测装置,包括柔性位移监测管、计算机终端、数据线,其中柔性位移监测管的一端埋入坡体内一定深度,柔性位移监测管的另一端通过数据线与计算机终端连接;所述柔性监测管两端由刚性块封闭,其内部贯穿设置有管状弹簧,所述管状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柔性监测管两端的刚性块上,所述管状弹簧与柔性监测管内壁之间的空隙内设置有压敏电阻,所述压敏电阻通过传感器与所述计算机终端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上述柔性监测管分成若干段,每相邻两段之间通过刚性块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由于柔性位移监测管是柔性的,固定在大型边坡坡体内部的柔性位移监测管在大型边坡坡体发生移动时将随坡体同步移动,因而导致柔性位移监测管产生变形。柔性位移监测管变形后进而导致其管内部的管状弹簧受力,管状弹簧受力后引起量测压敏电阻发生变化,实现了位移→力→电信号的转化,计算机终端将电信号转化为位移信号并输出,监测人员通过读取计算机终端屏显数值,即可实现对坡体位移的实时监测。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坡体关键部位打设一定深度的钻孔,在钻孔中安装柔性位移监测管1,一旦坡体出现变形,引起柔性位移监测管1弯曲变形,弯曲变形后的柔性位移监测管2内的管状弹簧4变形进而挤压管状弹簧与柔性位移监测管之间空腔内安装的压敏电阻5,压敏电阻5通过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传输给计算机终端3,检测人员通过计算机终端3就可以对坡体位移情况进行监测。
附图说明
图1为柔性边坡位移监测装置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柔性边坡位移监测装置在边坡发生位移时柔性位移监测管变形状态示意图;
图3为分段连接有刚形体的柔性监测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柔性边坡位移监测装置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所示,柔性位移监测管1内贯穿设置有管状弹簧4,管状弹簧4的一端固定在柔性位移监测管两端的刚性块上,管状弹簧4与柔性位移监测管1的空腔内安装有压敏电阻5,压敏电阻5与传感器(图中省略未画出)通过第一数据线(图中省略未画出)连接,传感器的另一端再经第二数据线7与计算机终端3连接。
如图2所示,坡体出现变形,引起柔性位移监测管1弯曲变形。
如图3所示,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柔性位移监测管1还可以分段设置,并在其每个相邻段之间设置刚性块6,在每段柔性管道内部分别设置有管状弹簧4,坡体变形引起柔性管道1的某一段产生弯曲变形,并导致该段的管状弹簧4受力,该段的管状弹簧4受力挤压其两侧压敏电阻5,压敏电阻5通过传感器输出电信号传输给计算机终端(图中省略未画出),检测人员通过计算机终端就可以对不同深度处的坡体位移情况同时进行监测。
为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现对柔性监测装置安装和使用过程作进一步的说明如下:
首先在坡体内打设钻孔,然后将柔性位移监测管插入钻孔内至一定深度,并用水泥拌合土将柔性位移监测管与钻孔周边的缝隙填满压实,再将与柔性位移监测管内与压敏电阻连接的传感器通过数据线与计算机终端连接。这样,一旦被监测的边坡出现位移,监测人员通过计算机终端就能及时掌握边坡的位移产生及其位移量变动的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6248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