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物颗粒热风炉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60533.1 | 申请日: | 2013-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960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翁后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凯洲环保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3/08 | 分类号: | F24H3/08;F24H9/00;F24H9/20;F23J15/02;F23J1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颗粒 热风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风炉,尤其是涉及纺织及合成革行业中用于产生热风的一种生物颗粒热风炉。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活动的范围扩大以及社会的高速发展,人类活动造成的大气污染越来越严重,污染的主要来源是燃料燃烧和大规模的工矿企业废气的排放,目前,在农业方面由于在将农作物收割之后,会出现不好处理的秸秆,通常采用的方法是直接燃烧,这样会产生大量的烟尘漂浮在空中,当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使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恶化的时候,就产生了雾霾天气,雾霾天气可能会导致出现心血管疾病和呼吸道感染,所以就需要很好的处理这种秸秆,现在已经有可以将秸秆粉碎之后及废弃的木屑制造生物颗粒的机器,然而由于使用生物颗粒的设备目前还很少,不能够广泛应用;所以,一些厂家企业还是在用煤这种矿物燃料,煤是不可再生能源并且在燃烧后属于重污染能源,对大气的污染很严重,不符合国家要求的节能减排政策;为了减少污染,有的企业采用了天燃气以及蒸气来代替,这种能源成本很高,不容易推广;目前,企业用到的热风设备,通常是将燃烧之后的气体通过过滤之后使用,这种方式往往不能将热风中的粉尘过滤干净并且过滤的时候会发生热能的损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及废弃的木屑并且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生物颗粒热风炉,它降低雾霾天气的发生,能够产生干净热风。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生物颗粒热风炉,包括炉体外壳,所述的炉体外壳两侧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的炉体外壳内设有燃烧炉,燃烧炉顶部设有烟道,所述的烟道连接炉体外壳外部的废气处理装置,所述的燃烧炉内设有点火装置,所述的烟道上设有热交换器,所述的炉体外壳外部设有料斗,在料斗的底部设有送料螺杆,送料螺杆通过电机驱动,所述的炉体外壳上设有补风口,所述的燃烧炉底部设有送风管,送风管上设有鼓风机;所述的进风口通过管道与循环风机的出口连接,所述的循环风机的进口与炉体外壳上的出风口连接,所述的管道上开设有热风出口。
进一步地,为了能够使热量更充分的被使用,所述的热交换器至少一个。
进一步地,为了能够使生物颗粒充分燃烧,所述的燃烧炉的炉膛的中间部分为圆柱形,顶部和底部为圆锥形,底部送风管进入炉膛内的气体使生物颗粒旋转并且漂浮在炉膛内燃烧。
进一步地,为了能够控制炉膛的温度,所述的炉体外壳的外部设有控制柜,控制柜与驱动送料螺杆的电机以及循环风机电连接。
进一步地,为了方便保证热风出口处热风的温度,所述的热风出口处设有热探测器,热探测器与控制柜电连接。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除尘排出的气体不会让环境造成污染,所述的废气处理装置为旋风处理器或者水喷淋处理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使用的热风与燃烧的热风不接触,只是通过热交换的方式来加热干净的气体,燃烧所产生的灰尘不会进入使用的热风中,这种设备能够使用由农作物秸秆及废弃的木屑生产的生物颗粒,废物利用;利用炉膛的形状以及送风管和炉膛内产生的微负压,使得炉膛内的生物颗粒旋浮燃烧,能够达到充分燃烧的目的,代替实际生产中的煤、天燃气、蒸气的使用,减少了污染,价格便宜,降低了雾霾天气的出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管道;2、炉体外壳;3、进风口;4、送料螺杆;5、料斗;6、送风管;7、热交换器;8、热风出口;9、出风口;10、循环风机;11、引风机;12、旋风处理器;13、燃烧炉;14、补风口;15、烟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凯洲环保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凯洲环保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605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