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银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59528.9 | 申请日: | 2013-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257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瞿洪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瞿洪贵 |
主分类号: | H01H29/22 | 分类号: | H01H29/22 |
代理公司: | 蚌埠鼎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4102 | 代理人: | 王琪;颜晓玲 |
地址: | 233040 安徽省蚌埠***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银 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银开关。
背景技术
现有的水银开关种类繁多,结构也各异,但大都存在着灵敏性较差、易出现误报的缺陷。为提高灵敏性,有的水银开关不惜采用复杂结构、贵重材料,以致成本较高。
另,现有水银开关动作后,只能持续地保持通路或断路的状态,使用领域上存在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误报率较低、灵敏性较佳的水银开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银开关,包括壳体、两个金属电极引线、水银,壳体竖直布置且呈密封状,壳体的材料为电绝缘材料,两个金属电极引线的上部和中部分别对应间隔;
壳体的内腔中设有水平布置的隔板,隔板将壳体的内腔分成上腔室和下腔室,隔板上开有至少一个过液孔;
壳体内设有倒置的漏斗,漏斗由竖直布置的液管、喇叭状的液筒上下连通构成,液筒的上侧开口小、下侧开口大,液管液密封地贯穿隔板且液管的上端处于上腔室内,液筒处于下腔室内且与下腔室的室壁之间留有间隙;
两个金属电极引线的上部和中部处于液管的管腔中,每个金属电极引线的上部定位在液管的上部,每个金属电极引线的下端依次穿经液管的中部或下部、壳体后裸露在壳体外,每个金属电极引线与液管的中部或下部、壳体分别液密封配合,两个金属电极引线的下端相互间隔;
水银处于下腔室内,水银的液面最高点低于两个金属电极引线的中部;
隔板、漏斗的材料为电绝缘材料;
液管管腔在水平面内的投影面积、隔板的面积之比为(0.02~0.05):1,所述投影面积、两个金属电极引线上部和中部的对应间隔距离,足以确保本水银开关使用时,水银经液筒进入液管内后,将两个金属电极引线电连通。
为简洁说明问题起见,以下对本实用新型所述水银开关均简称为本开关。
本开关通过两个金属电极引线的下端与外部电路相连。
本开关处于初始状态时(壳体竖直布置),水银处于下腔室内,水银的液面最高点低于两个金属电极引线的中部,两个金属电极引线的上部和中部分别对应间隔,本开关处于断路状态,外部电路断电;
本开关倾斜一定角度或倒置时,因水银为导体、液管管腔在水平面内的投影面积较小、两个金属电极引线上部和中部的对应间隔距离较小,故水银经液筒进入液管内后,可将两个金属电极引线瞬间电连通,本开关处于通路状态,使外部电路得电;
当水银快速流过液筒、液管后,两个金属电极引线的上部和中部又分别对应间隔,两个金属电极引线不再电连通,本开关又处于断路状态,使外部电路断电。
这样,本开关实现了断路 — 通路 — 断路的完整工作过程。
此时,使壳体竖直布置,水银自液管的外围向下,经隔板的过液孔、液筒与下腔室室壁之间的间隙回流到下腔室内,本开关又处于初始状态。
如上所述可知,水银必须进入液管中,才可将两个金属电极引线瞬间电连通,使外部电路得电,故本开关不会因些许的摇晃,就将两个金属电极引线电连通,其误报率较低;另,漏斗由竖直布置的液管、喇叭状的液筒上下连通构成,液筒的上侧开口小、下侧开口大,故本开关向任意方向倾斜一定角度时,均可将两个金属电极引线瞬间电连通,其灵敏性较佳。
另,由于本开关的结构比较简单,还使得其成本较低。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化,所述壳体由第一壳、第二壳上下卡合密封而成。
这样,本开关制作容易、检修方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隔板设在第二壳的内腔上侧,隔板的外缘周向均布四个过液孔;
液管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液管液密封地贯穿隔板的中心区域;
两个金属电极引线的上部和中部分别位于液管的径向两侧,每个金属电极引线的上部若干次地缠绕、由外而内穿经液管的上部,使得每个金属电极引线的上部与液管的上部之间为若干条形圈构成的缠绕结构;
每个金属电极引线的中部折弯;
每个金属电极引线的下端依次穿经液管的下部、第二壳后裸露在壳体外,每个金属电极引线的下端低于隔板,每个金属电极引线与液管的下部、第二壳分别液密封配合,两个金属电极引线的下端分别位于第二壳的径向两侧。
四个过液孔的设置,能保证水银经所述过液孔顺利地回流到下腔室内;所述缠绕结构,使得金属电极引线的上部定位较好、液管的管腔上部容积变小,可进一步保证水银经液筒进入液管内后,将两个金属电极引线瞬间电连通;金属电极引线下端低于隔板及两个金属电极引线的下端分别位于第二壳的径向两侧,使得本开关与外部电路的连接较为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瞿洪贵,未经瞿洪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595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