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棉絮状纤维物分离机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59145.1 | 申请日: | 2013-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565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孙袁想;冉中申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袁想;冉中申 |
主分类号: | B07B13/00 | 分类号: | B07B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3600 安徽省亳***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棉絮 纤维 分离 机构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棉絮状纤维物在以某种形式运输过程中进行分离的机构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通过两条皮带之间的相互离合,从而实现棉絮状纤维物在运输过程中从所附针状物上脱离的机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出现多种手持棉花采摘设备,这些设备在提高人工效率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存在着某些问题。例如目前一种皮带带针采摘机,在棉花被收集后进行分离的过程中,出现棉絮丝挂拽在采棉针根部,从而造成机器阻塞,降低了采棉的效率。针对此类问题,我们采取了一种新的将棉絮状纤维物在运输过程中从所附针状物上脱离的机构装置,此机构装置能够大大降低因棉絮纤维丝挂拽在针状物根部,造成棉絮状纤维团无法从机器上分离的风险,提高了此类采棉机械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对棉花的采摘工作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将棉絮状纤维物在以某种形式运输过程中从所附针状物上的方式,这种方式相对于之前出现的分离形式更为稳定、可靠,从而提高机械的工作效率。
这种方式具体表现为一种机构装置,其可通过两条皮带间的相互离合,从而达到将棉絮状纤维物从所附针状物上进行脱离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通过两条皮带之间相互离合,从而实现棉絮状纤维物在以某种形式运输过程中从所附针状物上脱离的机构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条皮带通过均匀固定在其中一条皮带上的多排针状物以层叠状态联接在一起。在两条皮带层叠之间,每排针状物上带有一多孔条杆状零件,此零件上的孔与这排针状物一一对应,以轴孔配合的形式联接,此零件两端沿皮带宽向各伸出皮带相等距离。主动皮带轮带动皮带以顺时针方向转动。在两个皮带轮之间安置一对凸轮性质零件,此对零件位于两个皮带轮圆心连接线一侧。当皮带转动时,带动每排针状物上的条杆状零件两端部位运动至凸轮性质零件的轨道上升面上,条杆状零件在凸轮性质零件的作用下,在针状物上滑动并推动处于外层的那条皮带向外移动,当针状物针头正好没入外层皮带上孔内时,条杆状零件运动至凸轮性质零件轨道的平移段,此时带在针状物上的棉絮状纤维物则从针状物上被脱离下来。当条杆状零件运动至凸轮零件的轨道下降面时,则外层皮带和条杆状零件的相对位置则逐步恢复成初始状态。
处于外层的那条皮带上的孔与每排针状物一一对应,在这些孔内可固定植入空心圆柱状零件,此零件可在制作皮带时,预融置在皮带内。此零件内孔与针以轴孔配合的形式联接,并且能够相互滑动。
在凸轮性质零件的轨道平移段部位,设置一个曲面板状刮除零件,此零件一端与处于外层的那条皮带的表面贴合,从而起到阻挡棉絮状纤维团和清除皮带表面上的纤维丝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俯视剖面图
图中:1-曲面板状刮除零件;2-凸轮性质零件;3-外层皮带;4-针状物零件;5-条杆状零件;6-内层附针皮带;7-从动皮带轮;8-主动皮带轮
具体实施方式
该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见附图所示。
主动皮带轮(8)和从动皮带轮(7)以一定中心距固定在某种形式基板上;
内层附针皮带(6)按照所附针头朝外的状态安装在皮带轮上,再将条杆状零件(5)以孔与针一一对应的形式穿插在每排的针状物零件(4)上,然后将外层皮带(3)也以孔与针一一对应的形式安装在条杆状零件(5)的外表面一侧。三种零件安装完成后,转动主动皮带轮(8),保证三种零件能够同步运动;
在两个皮带轮之间的恰当位置安置一对凸轮性质零件(2),这对零件的凸轮轨道面偏向于两个皮带轮圆心连接线的一侧,保证条杆状零件(5)的两端部位滑动到凸轮轨道面的平移段时,内层附针皮带(6)上的针尖能够恰好没入外层皮带(3)的孔内;
曲面板状刮除零件(1)安置在凸轮性质零件(2)的轨道平移段部位,安装时零件一端与外层皮带(3)表面贴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袁想;冉中申,未经孙袁想;冉中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591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