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扶梯导轨连接支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58980.3 | 申请日: | 2013-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823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徐小华;赵亮;沈海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巨人控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23/00 | 分类号: | B66B23/00 |
代理公司: | 湖州金卫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2 | 代理人: | 赵卫康 |
地址: | 313009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扶梯 导轨 连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顶装置,尤其是一种自动扶梯导轨连接支顶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自动扶梯的下部驱动总成上设置导轨,在导轨的回转段与直线段设置有连接处。由于普遍使用滚轮作为传动轮,滚轮从直线段运行至回转段需要一个过渡,故在连接处使用一种对导轨起支撑作用的支顶装置,以使滚轮在从直线段运行到回转段的时候可以平稳过渡。通常支顶设置为一体成型的,当滚轮从直线段运行至回转段时,导轨被支撑的位置会产生间隙,衔接不平稳。
实用新型内容
为避免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扶梯导轨连接支顶装置,包括支顶件和侧板,所述的支顶件设置在导轨下端,所述的侧板与导轨垂直设置,所述的支顶件与所述的侧板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顶件包括平行导轨支顶件和回转导轨支顶件。
自动扶梯的导轨包括平行导轨和回转导轨,在平行导轨和回转导轨的连接处下端设置支顶装置,包括支顶件和侧板。侧板与导轨垂直设置,一边与导轨的侧面接触,对导轨起固定和支撑的作用。支顶件设置在导轨下端,支顶件与侧板连接,用于支撑两条导轨与滚轮。用于支撑平行导轨的是平行导轨支顶件,用于支撑回转导轨的是回转导轨支顶件。
自动扶梯运行时,当滚轮运行至平行导轨与回转导轨连接处时,因为支撑平行导轨的支顶件和支持回转导轨的支顶件分开设置,不仅使两条导轨支撑在同一平面,而且使滚轮平稳过渡,减少噪音与跳动。
作为优选,所述平行导轨支顶件包括平行导轨支顶块和支顶件连接件。
作为优选,所述平行导轨支顶块的两个端面分别设置在平行导轨和支顶件连接件之间,所述的支顶件连接件与所述的侧板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支顶件连接件为L型角钢。
使用支顶件连接件支撑平行导轨支顶块,支顶件连接件选用L型角钢可以将平行导轨支顶块与侧板固定连接,并且有效支撑平行导轨。
L型角钢的两条边的端部分别焊接在平行导轨支顶块和侧板上,以焊接在侧板上的那端为支点,以焊接在平行导轨支顶块的那端为受力点,从而支撑住导轨。
作为优选,所述回转导轨支顶件包括支顶块。
作为优选,所述支顶块的一端与回转导轨固定连接,相邻的另一面与侧板固定连接,从而起到支撑回转导轨支顶件的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的支顶块为条型钢块。
条型钢块可以固定在侧板上,并起到支撑导轨的作用。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方案之后,通过在支顶装置上设置两个互相独立的支顶件保证了对轨道和滑行滚轮的支撑稳定性,将两条导轨衬托在同一个平面,使得滚轮在在导轨上运行时更平稳,减少噪音与跳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揭露的一种自动扶梯导轨连接支顶装置示意图;
图2是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揭露的一种自动扶梯导轨连接支顶装置的剖视图;
其中:1、导轨,11、平行导轨,12、回转导轨,21、平行导轨支顶件,22、侧板,23、平行导轨支顶块,24、回转导轨支顶件,25、支顶件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自动扶梯的导轨1包括平行导轨11和回转导轨12,在平行导轨11和回转导轨12连接处下端设置有导轨连接支顶装置,该装置包括支顶件和侧板22,支顶件设置在导轨1下端,侧板22与导轨1垂直设置,支顶件与侧板22连接,对导轨1起固定和支撑的作用。支顶件包括平行导轨支顶件21和回转导轨支顶件24。
平行导轨支顶件21包括平行导轨支顶块23和支顶件连接件25,平行导轨支顶块23两个端面分别设置在平行导轨11和支顶件连接件25之间,支顶件连接件25为L型角钢。平行导轨支顶块23通过支顶件连接件25与侧板22固定连接,对平行导轨11起到支撑作用。
回转导轨支顶件24包括支顶块,支顶块为条型钢块,一端与回转导轨12固定连接,相邻的另一面与侧板22固定连接,对回转导轨12起到支撑作用。
自动扶梯运行时,当滚轮运行至平行导轨11与回转导轨12的连接处时,因为平行导轨支顶件21和回转导轨支顶件24分开设置,不仅使两条导轨支撑在同一平面,而且使滚轮平稳过渡,减少噪音与跳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巨人控股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巨人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5898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