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浅型水稻育秧盘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58533.8 | 申请日: | 2013-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899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郎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郎春 |
主分类号: | A01G9/10 | 分类号: | A01G9/10 |
代理公司: | 绥化市广辉专利事务所 23104 | 代理人: | 王丽丽 |
地址: | 152400 黑龙江省绥***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稻 育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稻育苗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浅型水稻育秧盘。
背景技术
由于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和机械插秧技术的大面积普及,秧盘育秧苗已是普遍采用的办法,现有纸状塑料软片秧盘育秧存在着摆盘费工,秧苗质量差易生病秧苗从起苗到插秧过程中损失严重,导致补苗量大,缓苗慢等诸多不足之处。新兴的毯式育秧盘弥补了上述软片育秧盘育苗中出现的部分问题,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如在育苗时,育秧盘的四面立边都暴露在阳光下,老化变脆速度加快,起苗卷盘操作时,出现变型严重,第二年在使用时由于变形导致摆盘困难,只能使用1—2年,缩短了秧盘的使用周期,另外这类秧盘摆盘时上底土慢且底土厚度不一致,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增加了稻农的种地成本,稻农们盼望能有更好耐用的育秧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浅型水稻育秧盘,可以解决上述问题,降低育苗成本,改善秧苗质量,提高生产效率,便于大面积推广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浅型水稻育秧盘包括:长方形秧盘体和设置在秧盘体上的若干钵碗,所述的盘体周边高出盘体内平面,向外倾斜并折边,所述的钵碗深度为浅型,底部设置渗水透气孔,所述的纵横网格式排列的钵碗之间设置有通气道。
所述的秧盘体周边高出盘体内平面的四壁上设置有向盘内明显突出的竖向通气道,并与秧盘底部钵碗之间设置的纵横向通气道相连通。
所述的通气道纵横向交叉处设置的向下凹陷。
由于本实用新型水稻育秧盘的钵碗为浅型设计,秧盘周边略高,育苗时秧苗底土和秧盘总高度持平,保证在秧盘中的秧苗底土高度一致,由于钵碗较浅,整个秧盘置于土下,育苗期不会被阳光及高温所致秧盘老化变脆,由于在秧盘上设置了通气道及通气道交叉处设置的向下凹陷,即增加了苗床的透气性又增强了秧盘在卷苗操作过程中的抗变形的性能,本实用新型可使秧苗在苗期营养吸收均匀,育出的秧苗品质好,返青快,成活率高。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半剖视图。
图2为图1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浅型水稻育秧盘包括:长方形秧盘体1和设置在秧盘体上的若干钵碗2,所述的盘体周边高出盘体内平面向外倾斜并折边,所述的钵碗深度为浅型,底部设置渗水透气孔3,所述的纵横网格式排列的钵碗之间设置有通气道4。
所述的秧盘体周边高出盘体内平面的四壁上设置有向盘内明显突出的竖向通气道5,并与秧盘底部钵碗之间设置的纵横向通气道相连通。
所述的通气道纵横向交叉处设置的向下凹陷6。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摆盘简单速度快,摆完后一起撒土,省工、省时、省力,从起苗到上机插秧,可全程卷盘操作,不用托盘,适于各类机型插秧作业,可以干摆盘,也可以湿摆盘,本实用新型使用寿命长,降低了稻农的生产成本,适于在稻区推广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郎春,未经郎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5853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食用菌大棚太阳能恒温立体式雾化喷灌系统
- 下一篇:一种植物育苗钵成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