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塑钢型材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58024.5 | 申请日: | 2013-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836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郑秀玉;郑江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丘市江川塑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B1/12 | 分类号: | E06B1/12;E06B3/12;E06B3/30;B23P15/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李江 |
地址: | 2621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建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塑钢型材。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塑钢门窗是以聚氯乙烯树脂为主要原料,加上一定比例的稳定剂、着色剂、填充剂、紫外线吸收剂等,经挤出成型材,然后通过切割、焊接或螺接的方式制成门窗框扇,配装上密封胶条、毛条、五金件等,同时为增强型材的刚性,超过一定长度的型材空腔内需要填加钢衬,这样制成的门户窗,称之为塑钢门窗。
但是现有的塑钢门窗受材质、自身重力的影响,长时间使用的塑钢均有不同程度的下垂和变形,导致门窗开关不便;再加上塑钢材质本身的性质,长时间的风吹日晒导致老化,更有甚至门窗破坏严重,尤其是高层建筑,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随着楼层的不断增高,高层楼层使用现有的塑钢门窗表现出抗风压能力差的缺陷,并且塑钢门窗的抗风压能力大小直接关系到能否应用于高层建筑。
关于2009年台风“莫拉克”登陆导致的灾害中,共有60多万人受灾,经济损失达4个多亿,其中一些建筑使用的塑钢门窗抗风压能力较差,台风侵袭时遭到严重破坏,也是导致本次灾害造成重大影响的重要原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塑钢型材,具有较强的抗老化性,不易变形和下垂,且具有抗风压性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如下一种塑钢型材,包括塑钢型材本体,本体上设有外可视面、内可视面以及用于连接内可视面和外可视面的两条连接板,其特征是:所述的外可视面上设有金属板。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在塑钢型材的外可视面增加一层金属板,提高塑钢型材的强度,防止塑钢型材长时间使用老化、变形带来的危害,并且可以提高产品的抗风压性能,为人们生命财产提供保障。
作为优选,所述本体外可视面的右侧边缘处设有斜面,所述的金属板沿着斜面延伸,至斜面下边缘倒角处,并向内侧折弯,形成钩边。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金属板通过钩边勾住并勾紧斜面与连接板的棱边,连接方便,便于扣合,并且连接效果较好,避免使用螺钉等繁琐的固定方式,更加美观。
作为优选,本体右侧的连接板靠近钩边一端开设T型结构的胶条镶嵌槽,所述胶条镶嵌槽的槽壁上设有凸起,所述凸起将胶条镶嵌槽分为靠近槽底的纱网安装槽和靠近槽口的胶条安装槽。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T型结构的胶条镶嵌槽底部的纱网安装槽可安装纱网,省去单独制造纱网扇,并通过O型结构的橡胶条与胶条安装槽的配合压紧,锁紧纱网,且拆装方便,纱网损坏后无需专业人员即可更换。
作为优选,所述本体左侧连接板上设有开口朝向外可视面的压边槽;金属板沿本体左侧的连接板延伸至所述压边槽内。采用本技术方案,压边槽主要防止金属板边缘翘起,消除翘起的边缘对工人的伤害,以及便于安装,同时有利于金属板与本体结合更加紧密。
作为优选,本体左侧的连接板上设有用于锁紧金属板的螺钉。采用本技术方案,可以提高金属板与型材之间的相对稳定性,有益于提高型材的抗风压能力。
作为优选,所述本体外可视面的左侧边缘处设有斜面,所述的金属板沿着斜面延伸,至斜面下边缘处的倒角,并向内侧折弯,形成钩边。采用本技术方案,主要针对不同结构的型材进行制造不同的金属板,其连接方式也不同,对于本技术方案中左右对称结构的型材,无需依靠螺钉锁紧,只需要两侧同样设置钩边,即可将金属板固定在本体上。
一种塑钢型材的生产工艺包括:塑钢型材的加工、塑钢型材的切割、塑钢型材的组装,塑钢型材的焊接,塑钢型材的焊接工序完成后,在塑钢型材本体上安装金属板,具体生产步骤为:
a.根据塑钢型材的截面形状压制金属板;b. 喷涂、上色、高温烘干;c. 对金属板进行切割;d. 将切割完成的金属板扣合在塑钢门窗型材上;e. 焊接相邻两条金属板之间的缝隙,并打磨光滑。
除上述生产步骤外,还可以根据型材的结构特点,在焊接工序之后还包括螺钉锁紧金属板工序。
作为优选,所述的焊接为冷焊,并通过氩气进行保护焊接,焊接速度为2~3cm/s。
不锈钢材质的金属板具有很好的弹性和刚度,经过试验,选取的金属板厚度可为0.5~0.7mm此厚度的不锈钢已经完全可以满足使用强度,并且此厚度的不锈钢弯折方便,同时能够抵挡10~12级以上的风压强度,满足使用需求。
此外,所述外可视面与压边槽之间的金属板的高度H也有设计要求,太长造成浪费,太短抗风压能力差,根据试验结果得知,所述的H的取值范围应在2cm≤H≤5cm之内,即可抵挡10~12级以上的风压强度,满足使用需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丘市江川塑业有限公司,未经安丘市江川塑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5802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企业实时信息系统
- 下一篇:一种基于遗传算法优化西湖龙井茶产地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