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爬梯自行车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56856.3 | 申请日: | 2013-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587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张圣良;任祖洋;张蕾;奚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B62K17/00 | 分类号: | B62K17/00;B62M1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张磊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爬梯 自行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多功能爬梯自行车,尤其是涉及一种多功能爬梯自行车。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现代化的推进,高楼大厦四处林立,一般的居民小区的楼层在七层左右。对于未装电梯的小区里的高楼居民来说,每天的上下楼成为生活中一个不小的麻烦,特别是对于年纪稍大,腿脚不便的老人而言,上下楼梯是个大问题。
而对于爬楼梯装置的研究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目前已经发明了复轮式、杠杠式、履带式爬楼梯装置,包括电动爬梯轮椅、爬梯手推车等。但是,大部分爬楼梯装置由于结构复杂,价格昂贵,且多为电力传动及其他各方面因素,造成产品的实用性和推广性不强,市面上也所见不多。
本实用新型在考量传统爬楼器械优缺点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并在传动与轮组的设计方面取得突破,设计出全新爬楼梯机械——爬梯自行车,意在打破传统,推广社会,造福社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多功能爬梯自行车。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新型多功能爬梯自行车,包括前车叉1、主车架2、车把3、车座4、后车叉5、轮组6、脚蹬11和棘轮12,主车架2中部上方设有车座4,主车架2为框架结构,两端设有前套筒和后套筒,主车架2、与前车叉1、后车叉2组合,构成自行车的主体;前车叉1的一端插入前套筒内,其上端与车把3相连,中部与主车架2前套筒配合,下端与前轴配合,后车叉2的一端插入后套筒内,中部与主车架2后套筒配合,下端与后轴配合,组成自行车的导向系统;主车架2中部下端装有脚蹬11,所述脚蹬11通过曲柄与主车架2的中轴连接,通过传动机构传动;前车叉1、后车架2分别装配有两个轮组6,并在前车叉1的前轴处设置有棘轮12。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轮组6包括中心齿轮14、过渡齿轮15、驱动齿轮16、轮辐17和外轮18;中心齿轮14、过渡齿轮15、驱动齿轮16和外轮18分别通过轴承与固定销配合固定在轮辐17上,中心齿轮14、过渡齿轮15、驱动齿轮16和外轮18可绕各自的轴线自转,或绕中心轴公转;中心齿轮14通过轴承与前车叉1的前轴或后车叉5的后轴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传动机构由第一涡轮7、第一蜗杆8、第二涡轮9和第二涡杆10组成,第一涡轮7和第一蜗杆8、第二涡轮9和第二涡杆10分别啮合以传动,第一蜗杆8和第二蜗杆10同心共轴为一个整体;传动机构为前后两套蜗轮蜗杆机构,第一涡轮7与第一蜗杆8不自锁,第二涡轮9与第二涡杆10自锁;第一涡轮7、第二涡轮9通过轴承连接安装在车轴上;第一蜗杆8、第二蜗杆10通过轴承连接安装在主车架2上的定位套筒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爬梯自行车,能够容易得在平地行驶、上下楼梯、跨越障碍等动作状态间进行良好的过渡转换。
本实用新型针对自行车上楼时的下滑趋势和下楼时的前冲趋势,利用轮组内行星轮的啮合关系以及蜗轮蜗杆传动机构,当蜗杆的螺旋升角很小时,蜗杆只能带动蜗轮传动,而蜗轮不能带动蜗杆转动的自锁性质,并结合轮组的翻转功能,在前轮的轴承处设置有棘轮装置,保证车子不会向后倒,达到了自行车在楼梯上行进时的制动效果,避免车子的失控,保证行进的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为:设计灵巧,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实现平地运动与爬梯运动的多形式运动功能;所用设备技术有以下三点优点与改进:
第一,由于本实用新型在技术方案中设计了复式行星轮,其特点是由均匀分布在十字形系杆上的若干个小轮构成。各个小轮既可以绕各自的轴线自转,有可以随着系杆一起绕中心轴公转。在平地行走时,各小轮自转,而爬楼梯时各小轮一起公转,从而实现爬楼梯的功能;
第二,由于本实用新型在技术方案中驱动装置采用蜗轮蜗杆传动。利于蜗轮蜗杆的性质,传动比大、承载能力高、传动平稳,且具有自锁性,配合轮组内齿轮的啮合关系,可以达到制动效果,使得装置安全可靠;
第三,本实用新型在技术方案中利用新颖灵活的整车结构设计,实现向前踩(前进)和向后踩(爬梯)的运动过程选择功能,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爬梯自行车整体。
图2为本实用新型爬梯自行车后涡轮蜗杆。
图3为本实用新型爬梯自行车轮组。
图4为本实用新型爬梯自行车主车架。
图5 为本实用新型爬梯自行车后车叉。
图6 为本实用新型爬梯自行车后车轮组。
图7 为本实用新型爬梯自行车前车叉和棘轮。
图8 为本实用新型爬梯自行车前涡轮蜗杆。
图9 为本实用新型爬梯自行车涡轮蜗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568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自行车链轮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电动车用的车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