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红外浮空密码键盘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54965.1 | 申请日: | 2013-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384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肖清清;周度翰;赵志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肖清清;周度翰;赵志云 |
主分类号: | G07F7/02 | 分类号: | G07F7/02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李琪 |
地址: | 73003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 密码 键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输入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密码键盘,特别涉及一种针对ATM机等设备而设计的新型防盗红外浮空密码键盘。
背景技术
密码输入键盘广泛应用于ATM机、保险箱、商场收款机等设备上。然而近年来利用键盘犯罪的现象却呈上升趋势,而且手段越来越高科技化,使得密码输入键盘在使用时面临着巨大的风险。主要表现在:1)在ATM机的密码键盘上安装假键盘,假键盘背面的电路板可以将取款人输入的密码直接发射出去,由于隐蔽性很强,取款人一般很难发现;2)用户在ATM机键盘上输入密码数字后,由于手指余热的原因会在键盘上留下痕迹,这时利用数码红外照相机就能窃取这些数字痕迹,而且这种情况的辨识精确度高达80%;3)密码型保险箱的按键用多了会掉漆,而且周围也会比较脏,所以很快就能猜出密码的数字,并将这些数字排列组合地输入,不出两小时就能找到正确的密码。所以现有密码键盘安全性能低,存在很大的使用风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红外浮空密码键盘,安全性高,避免了使用中密码容易被盗取的风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红外浮空密码键盘,包括主控芯片,主控芯片分别与行发射模块、列发射模块、行接收模块和列接收模块相连接;行发射模块和行接收模块相对于主控芯片相对设置;列发射模块和列接收模块相对于主控芯片相对设置;
行发射模块包括第一芯片以及四个红外发射管;行接收模块包括第二芯片以及四个红外接收管,红外发射管与红外接收管形成一一对应;
列发射模块包括第三芯片以及另外四个红外发射管,列接收模块包括第四芯片以及另外四个红外接收管,该另外四个红外发射管与另外四个列红外接收管形成一一对应。
所有的红外发射管和所有的红外接收管组成四乘四的矩阵,相对应的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收管组成红外光线组,八个红外光线组发出的红外光线形成四横四纵的网状光线,一条横光线与一条纵光线的相交点对应数字键盘上的一个按键。
相邻两个红外光线组之间的距离相同。
所述的主控芯片采用STC89C52单片机。
本实用新型密码键盘采用成对设置的红外收发管组成矩阵键盘,即在正方形键盘的上边和左边分别排列发射管,下边和右边分别排列接收管,利用X、Y方向上的红外线矩阵来检测并定位用户的触摸位置,用户在触摸对应按键时,手指就会挡住经过该位置的横竖两条红外线,因而可以从对应的接收管可以判断出触摸点在键盘的位置。不会掉漆,使用后不会留下指纹和余温,保密性能高,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用寿命长。使用本键盘不仅可以减少密码被盗现象,降低百姓的财产损失,而且降低了后期维护频率的成本。同时,引入了一种全新的密码输入方式,一种全新的思想,打破了传统输入设备的固定思维,为其它输入设备的创新提供了一个好的思路和方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密码键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密码键盘中红外收发管的排列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密码键盘的原理图。
图1中:1.行发射模块,2.主控芯片,3.列发射模块,4.行接收模块,5.列接收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密码键盘,包括主控芯片2,主控芯片2分别与行发射模块1、列发射模块3、行接收模块4和列接收模块5相连接。行发射模块1和行接收模块4对称于主控芯片2相对设置;列发射模块3和列接收模块5对称于主控芯片2相对设置。
如图2所示,行发射模块1包括第一芯片JP1以及并排设置的第一红外发射管U1、第二红外发射管U2、第三红外发射管U3和第四红外发射管U4;行接收模块4包括第二芯片JP2以及并排设置的第一红外接收管U9、第二红外接收管U10、第三红外接收管U11和第四红外接收管U12;行发射模块1中的各红外发射管与行接收模块4中的各红外接收管形成一一对应,即一个红外发射管对应一个红外接收管。
列发射模块3包括第三芯片JP3以及并排设置的第五红外发射管U5、第六红外发射管U6、第七红外发射管U7和第八红外发射管U8;列接收模块5包括第三芯片JP4以及并排设置的第五红外接收管U13、第六红外接收管U14、第七红外接收管U15和第八红外接收管U16;列发射模块3中的各红外发射管与列接收模块5中的各红外接收管形成一一对应,即一个红外发射管对应一个红外接收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肖清清;周度翰;赵志云,未经肖清清;周度翰;赵志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549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HDMI线缆的立式绞线机
- 下一篇:一种一体式便携式卫星通信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