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轨道式压绳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54648.X | 申请日: | 2013-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841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张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军 |
主分类号: | B66D1/36 | 分类号: | B66D1/36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李桂存 |
地址: | 27351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轨道 式压绳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绳器。
背景技术
随着矿井的发展,开采条件的变化,煤矿井下辅助运输为适应现场条件的需求,减少绞车的使用数量,使用的梭车越来越多。梭车运输的优点是:适应巷道的起伏较为宽泛,只要在规定的爬坡范围内,巷道有一定的起伏坡度,均能安全运行。但随之带来的缺点是:副绳不好控制,随着巷道起伏幅度变化较大,不利于梭车的安全运行。梭车运行时副绳如果不能按设定的轨迹运行,就会发生在梭车运行时副绳弹起的现象,从而造成钢丝绳和运行车辆之间摩擦而损坏钢丝绳以及因钢丝绳弹起而引发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以上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通过增大接触面积减少钢丝绳疲劳的轨道式压绳器。
本实用新型克服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轨道式压绳器,包括底座、竖直安装于底座上且相互平行的两个立板、两个两端分别固定于两立板上的轴、通过轴承分别滚动安装于两个轴上且位于两立板之间的两个辊轮,所述辊轮中间位置沿圆周方向设置有凹槽A,所述底座上且位于凹槽A正下方设置有凹槽B,所述凹槽A与凹槽B的尺寸与钢丝绳的外径相匹配。
为了增大钢丝绳与辊轮之间的接触面积,所述两个轴位于同一水平高度。
为了方便拆卸辊轮,还包括四个卡板,所述两个轴的两端头分别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板的厚度与卡槽的开口宽度相匹配,所述卡板插入卡槽中并通过螺栓固定于立板外侧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是用新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 2.螺栓 3.立板 4.轴承 5.辊轮 6.轴 7.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附图2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本轨道式压绳器,包括底座1、竖直安装于底座1上且相互平行的两个立板3、两个两端分别固定于两立板3上的轴6、通过轴承4分别滚动安装于两个轴6上且位于两立板3之间的两个辊轮5,所述辊轮5中间位置沿圆周方向设置有凹槽A,所述底座1上且位于凹槽A正下方设置有凹槽B,所述凹槽A与凹槽B的尺寸与钢丝绳的外径相匹配。由于两个立板3之间设置有两个可转动的辊轮5,因此相对于单轮压绳,设计成双轮压绳,由点接触变成线接触,减少了钢丝绳的弯曲,减少钢丝绳绳的疲劳。由于辊轮5中间位置沿圆周方向设置有凹槽A且底座1上且位于凹槽A正下方设置有凹槽B,钢丝绳从两个凹槽中穿过,从而很好地控制了梭车钢丝绳副绳的运行轨迹,避免了因巷道起伏弹起钢丝绳而造成的钢丝绳运行车辆之间的摩擦,延长了钢丝绳的寿命,减少了钢丝绳的投入;避免了因钢丝绳弹起而引发的安全事故,保证了梭车的安全运行,保证了安全生产,提高了经济效益。
上述两个轴6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从而增大了钢丝绳与辊轮5的接触面积,进一步减少钢丝绳因挠度过大造成钢丝绳疲劳,而损坏钢丝绳。
还包括四个卡板7,所述两个轴6的两端头分别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板7的厚度与卡槽的开口宽度相匹配,所述卡板7插入卡槽中并通过螺栓2固定于立板3外侧面上。通过卡板7可以方便实现轴6的拆装,从而满足装卸钢丝绳时,可以快速方便的将辊轮5拆下,装上钢丝绳后,将辊轮5联通轴6插入到立板3中并通过卡板7卡住,卡板7通过螺栓2固定到立板3上,方便快捷,提高了工作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军,未经张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5464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彩色中空聚合物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催化乙烯与降冰片烯共聚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