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导热率高取光高耐压集成式LED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54532.6 | 申请日: | 2013-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772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傅立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金科信汇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48 | 分类号: | H01L33/48;H01L33/54;H01L33/62;H01L33/64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热 率高取光高 耐压 集成 led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导热率高取光高耐压集成式LED,属于LED照明与背光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LED采用集成式多芯片为一个国内发展的趋势, 现有的技术方案为芯片直接贴于电路板或铝基板上,打线后连成回路,在于边缘以划胶或黏合框架将芯片周围成为一较低的凹槽,再将与萤光粉混合的胶材倒入凹槽内做成集成式LED。上述技术方案,出于散热目的,多采用金属基板,在绝缘层上挖出灯杯开孔以容LED,但也因此导致金属基板高压耐受能力不足;采用的硅胶胶量大,如采用软的硅胶吸湿率很高,于高湿环境下硅胶吸湿后会膨胀造成质量问题;同时,因于芯片上方灌注硅胶形成一平面,导致产生内反射,平面对比于好的曲面光取出可差异5-10%的亮度。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导热率高取光高耐压集成式LED。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来实现的:一种高导热率高取光高耐压集成式LED,包括基材,所述基材由线路层、绝缘导热层、铜面组成;LED芯片;荧光胶;模压硅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铜杯,以及在线路层面向内凹陷可容纳铜杯的若干凹槽;所述铜杯以铆合方式设置于凹槽内,所述LED芯片固晶于铜杯内,所述LED芯片通过金线与线路层连接,所述荧光胶填充于铜杯内,所述模压硅胶以外表面呈球形曲面的形状覆盖于铜杯上。
进一步,所述荧光胶的上表面为弧形曲面;
在所述线路层与铜杯表面电镀有一层银面;
所述铜杯材质为无氧铜(红铜);
所述基材为覆铜板材(cam3-09)或高导热玻纤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散热效果好,产生的热量经由铜杯做面积扩散至绝缘导热层,然后传导至下方的铜面再经由铜面传道至散热器。抗电压击穿能力强,取光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的含义如下:
1铜面,2绝缘导热层,3LED芯片,4凹槽, 5铜杯, 6荧光胶, 7金线, 8模压硅胶,9线路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高导热率高取光高耐压集成式LED,包括基材,所述基材由线路层9、绝缘导热层2、铜面组成1;LED芯片3;荧光胶6;模压硅胶5,设置有铜杯5,其作用是以面积扩散的方式将热量传导至绝缘导热层2,再经由铜面1扩散至散热器。在线路层面向内凹陷可容纳铜杯的若干凹槽4,凹槽4不穿孔基材,以增加基材的抗电压能力;所述铜杯5以铆合方式设置于凹槽4内,所述LED芯片3固晶于铜杯5内,所述LED芯片3通过金线7与线路层9连接形成回路;所述荧光胶6填充于铜杯5内,使其蓝光与萤光粉的黄光混合成白光;所述模压硅胶8以外表面呈球形曲面的形状覆盖于铜杯5上,球形曲面的取光比平面提高5-10%。
进一步,所述荧光胶6的上表面为弧形曲面,用以增加取光;
在所述线路层9与铜杯5表面电镀有一层银面,以利反光与打线。
所述铜杯5材质为无氧铜(红铜);
所述基材为覆铜板材(cam3-09)或高导热玻纤板,其导热率可达1-1.5,耐压4.5KV不击穿。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金科信汇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金科信汇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545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