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在线清渣的三相分离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54498.2 | 申请日: | 2013-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113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冯翀;吴国圣;于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海澜正和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28 | 分类号: | C02F3/28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陈建和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在线 三相 分离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水厌氧处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在线清渣的三相分离器,属于废水处理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工业用水和废水的排放量逐渐增大,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也越来越严重,特别是严重缺水地区,缺水制约了企业的持续发展。因此提高企业生产过程中水的利用率,减少企业取水量,减少企业排污量,这将对国家工业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近年来,我国不断出现由于水体富营养化引起的爆发性环境事件,全社会对于水环境问题的关注度大幅提高。国家和各地方对污水处理厂的排放标准要求日趋严格,越来越多的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还被用作再生水厂的水源或是景观河道补充水。大部分已经建成的污水处理厂的工艺已经不能满足新的排放要求,需要进行升级改造。砂率技术迅速成为提升排放标准的一种推广技术,但传统砂率工艺需定时进行反洗操作,且反洗运行能耗高,为保证系统连续运行,均需设置至少两个以上的砂率处理单元,提高了系统的运行管理要求及运行、投资费用。
现阶段,厌氧技术中三相分离器被广泛应用,为新一代UASB,EGSB及IC技术的核心,现阶段三相分离器包括上下两组三角形集气罩,其中,上三角形集气罩通过支撑柱固定于所述下三角形集气罩上,其工作原理为:气、液、固混合液上升到三相分离器内,沼气气泡碰到分离器下部的反射板时,折向气室而被有效地分离排出,与固、液分离;与气泡分离后的污泥在重力作用下一部分落回反应区,另一部分随流体沿一狭道上升,进入沉淀区,澄清液通过溢流堰排出,污泥在沉淀区絮凝、沉降和浓缩,然后沿斜壁下滑,通过污泥回流口返回反应区。由于沉淀区内液体无气泡,故污泥回流口以上的水柱密度大于反应器内液体密度,使浓缩后的污泥能够返回反应区,达到固液分离,但是,固液分离后的浮渣一直存在气室内,不能排出,只能每年定期排渣,导致气室淤积,影响出水,致使使用者每年都需要耗费大量资金进行清理,降低工作效率,浪费大量人力物力。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在线清渣的三相分离器,适于解决运行中存在的浮渣堵塞,每年耗费大量资金进行清理的问题。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在线清渣的三相分离器,包括三相分离器本体,所述三相分离器本体包括上三角集气罩和下三角集气罩,所述上三角集气罩通过支柱固定于所述下三角集气罩上方,还包括集气室和集渣管,所述集气室与所述三相分离器本体连通,且所述集气室与所述三相分离器本体的宽度相同;所述集渣管向下倾斜设置于所述集气室的一侧,其水平位置位于所述上三角集气罩的上方;所述集渣管通过至少一根短管与集气室连通,其末端延伸至所述集气室外,并在所述集渣管的末端安装阀门。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为,所述集气室位于所述三相分离器本体的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集气室位于所述三相分离器本体的纵向中间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的集气室内与集渣管同侧向上倾斜设置挡水板,其倾角大于等于30;所述挡水板与所述短管管口的底端连接,所述挡水板的水平投影长度小于所述集气室的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短管在集渣管上均匀分布,相邻短管之间的距离1~3米。
进一步地,所述短管向上倾斜设置,其倾角为0~90°。
进一步地,所述的三相分离器本体与所述集气室之间的坡度大于等于0.2%,并且,所述集气室为坡顶。
进一步地,所述的集渣管口径大于DN100,集渣管的水平坡度大于等于0.3%。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在线清渣的三相分离器,通过设置集气室和集渣管,可实现在线清渣,清理三相分离器气室、避免水封喷泥现象,避免了每年的清池清理,节省运行维护费用;并且,本实用新型在集气室内设置挡水板,将浮渣更有效的导入至集渣管,最大限度的减少浮渣的沉淀,保证在线清渣的有效性;并且,连接集气室和集渣管的短管倾斜设置,使浮渣更快的进入集渣管,避免浮渣在短管内淤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组装容易,效率高,经济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在线清渣的三相分离器的平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在线清渣的三相分离器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海澜正和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海澜正和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544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