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船舶和海洋工程中的大型管桁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54222.4 | 申请日: | 2013-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610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黄荣纲;白恩刚;王道胜;姜君;杨志宏;姜宏亮;马瑞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C5/00 | 分类号: | B63C5/00;B63B3/36;E02B17/00;F16B7/00 |
代理公司: | 大连智慧专利事务所 21215 | 代理人: | 刘琦 |
地址: | 116021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船舶 海洋工程 中的 大型 桁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更具体地说,涉及船舶和海洋工程中的大型管桁架结构的改进。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下,船舶和海洋工程产品施工中,有部分结构为大型管桁架结构。大型管桁架的安装与定位,施工关键点在于相贯(注:圆管管头与其他圆管外管壁成角度连接时产生的接缝,管与管非贯穿)管连接时,相贯口的安装研配与焊接。目前由于技术水平及加工精度的制约,施工现场在安装相贯口时,无法做到零修整,需要根据定位间隙现场二次研配。因此在施工过程中,主要难点如下:1、空中研配困难;2、定位数据不好控制;3、空中相贯口的焊接困难。
现有技术的做法是将主要管结构直接站立、封固,在相贯口位置烧限位挡板,连接管直接合拢,通过限位挡板定位后,现场研配相贯口,高空研配较难,间隙也难保证,最终焊接更是难,而且焊工资质要求相当高,探伤及施工成本也相应加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以往存在的问题,将桁架结构拆分为若干个平面框架,每个平面框架带上500~1000长的短管接头(典型节点),通过短管接头的使用,使得桁架结构的组装能够在地面完成所有平面框架,将平面框架定位封固,最后用直管连接平面框架上的短管接头,完成最后工序,因此降低组装成本,达到简化组装工序的目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船舶和海洋工程中的大型管桁架,包括由桩腿支撑的横杆和斜撑杆,各种杆件相贯的位置由短管接头连接;所述短管接头包括一个套接于桩腿或横杆上的主圆管段,以及所述主圆管段外柱面向外支出的用于套接其他相贯杆件的支管段。
优选方式下,在所述桩腿与横杆相贯的位置,所述短管接头的主圆管段为套接于桩腿上的圆管部分,相应套接于所述横杆的部分为所述短管接头的支管段。
此外,所述短管接头的支管段连接出分支管,用于套接大型管桁架的斜撑杆。
本发明通过短管接头的使用,简化了桁架结构,其有益效果在于,
①简化管桁架(如单点支架、导管架等)的安装;
②将桁架联接点断开,由空间安装变成平地安装,再组装;
③将高空作业转化为非高空作业,便于精度控制、提高安全性,减少大型吊装作业。
本发明大幅度提高了管桁架制作的精度与施工速度,降低了施工难度,成本上得到了显著的控制,在船舶及海洋工程市场值得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大型管桁架结构中接头短管圆管部分的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大型管桁架结构中短管接头第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大型管桁架结构中短管接头第二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大型管桁架结构中短管接头第三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使用短管接头组立平面框架的一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使用短管接头的大型管桁架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使用短管接头组立平面框架的说明图。
图8是图7中A-A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6所示,本发明大型管桁架一种实施结构的示意图,本发明的改进在于,桩腿、横杆或斜撑杆相贯的位置由短管接头连接。如图1-4所示,短管接头包括一个套接于桩腿或横杆上的主圆管段(图1所示),以及所述主圆管段7外柱面向外支出的用于套接其他相贯杆件的支管段8。
其中,在桩腿与横杆相贯的位置,短管接头的主圆管段为套接于桩腿上的圆管部分,相应套接于横杆的部分为短管接头的支管段。
图4中,短管接头位于桩腿端部连接处时,其主圆管段的端部为封固端部。此外,根据需要短管接头的支管段,可以连接出套接斜撑杆的分支管,如图3中的分支管9。
图7中,给出了短管接头的使用方式,图中标号B为对接口,标号C为相贯口。图8显示了短管接头的安装胎具结构,图中,标号1为桩腿;标号2为胎具结构的立柱和横撑,旨在支撑起桩腿结构;标号3为地筋,标号4为水泥地面。
本发明通过结构的改进,可将桁架结构拆分为若干个平面框架,每个平面框架带上500~1000长的短管接头(典型节点)。在地面组装完所有平面框架后,将平面框架定位封固,最后用直管连接平面框架上的短管接头,完成最后工序。具体施工流程如下:
1、根据结构特点及实际生产场地拆分结构。
2、制作专用胎架,组装平面框架(如图5所示)。
3、典型节点定位,根据理论数据制作定位胎,通过全站仪数据监控及专用胎架限位来完成装配。
4、平面框架制作完成后,组立定位,用直管连接平面框架上的典型节点。
5、整体制作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5422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挂面包装机掉面机构防过冲装置
- 下一篇:自行车座垫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