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轴承座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53686.3 | 申请日: | 2013-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167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曾品其;谢贻林;王国虎;曾和友;胡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成高阀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5/00 | 分类号: | B23B5/00 |
代理公司: | 成都立信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51100 | 代理人: | 黄立 |
地址: | 61133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轴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通用机械阀门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适用于加工无需下阀杆的内置式球阀的车轴承座工装。
背景技术
原有固定球阀为上下阀杆结构,下阀杆支撑球体,上下阀杆不仅受到轴向载荷,并受扭矩操作。即阀杆受到弯曲载荷,还受到剪切载荷,阀杆扭矩大,选用的驱动器扭矩大,增加驱动器选型成本,并且阀门的使用寿命减短。
原结构球阀通过上阀杆、下阀杆固定球体,通过底盖与下阀杆之间的调整垫片调整球体中心,此种结构装配时难度大,调整垫片的尺寸不易控制,对于球体的中心调节需要许多次的调整。球体受压时,上下阀杆不仅受到轴向载荷,并受扭矩操作。 降低阀门的使用寿命。
现有内置轴承座支承固定式球阀结构如图7所示,球体通过上下对称的两个柱面定位轴承座固定在阀体13上,球体14的轴向载荷经两个较大的自润滑轴承传递给阀门,由阀体承受球体的轴向载荷,因此分离的阀杆11不受弯曲载荷,实现纯扭矩操作,同时,球体的轴向载荷更接近中心,作用力半径减小,轴承座位置靠近管道外径,因此受力状况得到改善,使用寿命理持久,密封更可靠。但轴承座需加工外圆弧ФM±0.08和内圆弧ФN,让开阀座,尤其是要保证ФM±0.08的圆弧尺寸,此尺寸与阀体内圆弧配合,从而保证球体中心。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内置轴承座支承固定式球阀轴承座加工圆弧困难等技术问题,以提供一种能可靠解决加工轴承座内外圆弧的车轴承座工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车轴承座工装,四块长方形传动板2两两长边相接围成截面为正方形的中空长方体,芯轴1贯通穿过左右两块相对且平行的传动板2中心位置,每块传动板2的上下均设有一块支承板3,每块支承板3的下方均通过内六角螺钉4连接一块定位盘5;前后两块相对且平行的传动板2中心位置均加工有校正圆,沿校正圆圆周0度、90度、180度和270度处均加工有螺纹。
本实用新型车轴承座工装的有益效果:能可靠解决加工轴承座内外圆弧,使轴承座加工尺寸与阀体内圆弧配合,从而保证球体中心。
附图说明
图1 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 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3 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主视图
图5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左视图
图6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俯视图
图7 内置轴承座支承固定式球阀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 芯轴、2 传动板、3 支承板、4 内六角螺钉、5 定位盘、6 内六角螺钉、7 轴承座、11 阀杆、12 上轴承座、13 上自润滑轴承、14 球体、15止推轴承、16 左体、17 下轴承座、18 下自润滑轴承、19 中体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详细结构、应用原理、作用与功效,参照附图1-7,通过如下实施方式予以说明。
如附图1-6,主要由芯轴、传动板、定位板、内六角螺钉、定位盘组成。传动板、芯轴、定位板按零件图加工后组焊,焊后去应力处理。在数控机床上加工芯轴端面、外径及传动板平面,加工钉尖中心孔,反面加工另一端。再一夹一顶精车工装的两端芯轴及平面。加工四方外径成一个校正圆。加工中心校圆校平,分对中心,加工四方平面及螺纹各节。用内六角螺钉把定位盘装入定位板上,并旋紧。
轴承座装入“车轴承座工装”的定位盘内,定位盘外径与轴承座内孔配合公差比较小,为0.02~0.05mm,用内六角螺钉把轴承座固定好在“车轴承座工装”上,L+0.10 0和2L+0.20 0 为轴承座设计尺寸。一次装夹4件。装夹好后检查L+0.10 0和2L+0.20 0是否正确。在数控车间床上,两顶尖顶住芯轴上的顶尖孔,拔销传动“车轴承座工装”,分对轴承座的中心,加工尾座一端的平面总长,加工内圆弧ФN,再加工外圆弧ФM±0.08;轴承座“车轴承座工装”整体调头,两顶尖顶住芯轴上的顶尖孔,拔销传动“车轴承座工装”,分对轴承座的中心,加工另一端平面总长,加工内圆弧ФN,再加工外圆弧ФM±0.08;加工后,由检验检测在“车轴承座工装”上的轴承座各尺寸。因内外圆弧从“车轴承座工装”上拆下来后,不能测量。必须要在工装上进行测量。加工好的轴承座用于装配上,合格率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成高阀门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成高阀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536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加装靠模板的机床
- 下一篇:设有水冷外壳的球磨金属制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