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爬升装置及布料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53400.1 | 申请日: | 2013-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472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龚佳兴;陈明辉;邹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04 | 分类号: | E04G2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1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爬升 装置 布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爬升装置及布料机。
背景技术
混凝土布料机是一种新型的建筑施工设备,与混凝土泵配合使用完成建筑物施工的混凝土浇注。目前使用的混凝土布料机的顶升装置自身不能爬升,必须通过外力进行爬升。申请号为200780030343.0的专利技术,需要借助电动葫芦和钢丝绳进行提升。其结构是电动葫芦固定在立柱的顶端,电动葫芦的钢丝绳的下端通过吊钩与顶升装置相连。当立柱被提升到预定位置后,在楼板上固定好,电动葫芦将顶升装置提起到相应位置,为立柱提供下一次提升。其缺点是需要增加电动葫芦和钢丝绳的投资成本,同时还需要增加一些机械结构用于固定电动葫芦,该产品造价成本高和工作效率低,逐渐被淘汰。
为了实现顶升装置自身能爬升,提高混凝土布料机工作效率。申请号为CN201020539751的专利技术,该专利主要是通过棘爪与沉孔啮合原理实现顶升装置自动爬升,该结构复杂和造价成本高,顶升装置在自动爬升过程中容易出现安全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爬升装置及布料机,以解决顶升装置高效、快速自动爬升的问题。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爬升装置,包括导轨和顶升装置,顶升装置的上端安装有的上锁止件,顶升装置的下端安装有的下锁止件,上锁止件包括上插销,下锁止件包括下插销,导轨上设置有多个凹槽;导轨上设置有多个导轨插销槽;导轨用于引导上插销和下插销伸入或者退出导轨插销槽内。
进一步地,上锁止件包括上复位弹簧,下锁止件包括下复位弹簧,上复位弹簧一端抵靠在上插销上,另一端抵靠在顶升装置上,下复位弹簧一端抵靠在下插销上,另一端抵靠在顶升装置上,上插销和下插销抵靠在导轨上。
进一步地,上锁止件包括上锁止杆和上复位弹簧,上锁止杆与顶升装置的上端铰接,上插销与上锁止杆连接,上锁止杆抵靠在导轨上,上复位弹簧一端抵靠在顶升装置上,另一端抵靠在上锁止杆上;下锁止件包括下锁止杆和下复位弹簧,下锁止杆与顶升装置的下端铰接,下插销与下锁止杆连接,下锁止杆抵靠在导轨上,下复位弹簧一端抵靠在顶升装置上,另一端抵靠在下锁止杆上。
进一步地,导轨插销槽预设有上插销和下插销向上移动的间距。
进一步地,导轨插销槽为长腰形孔,上插销和下插销的横截面为圆形,顶升装置的上端设置有与上插销配合的上插销槽,顶升装置的下端设置有与下插销配合的下插销槽。
进一步地,凹槽包括一条斜边和一条直边,或者凹槽包括一条圆弧边和一条直边。
进一步地,凹槽包括两条斜边或者一条圆弧边。
进一步地,上锁止件和下锁止件均左右对称布置有两个。
进一步地,顶升装置为液压油缸。
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布料机,包括上述的爬升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爬升装置及包括该爬升装置的布料机,是采用导轨引导上插销和下插销伸入或者退出导轨插销槽内原理实现顶升装置自动爬升。当顶升装置上行伸长时,下插销位于导轨插销槽内,上插销退出导轨插销槽,顶升装置上行伸长完成后,顶升装置收缩,上插销位于导轨插销槽内,下插销退出导轨插销槽,顶升装置收缩完成。重复上述过程,顶升装置自动向上爬升。上插销和下插销可以直接抵靠在导轨上,也可以通过上锁止杆和下锁止杆抵靠在导轨上,通过复位弹簧自动复位。
为了实现上插销和下插销能够自动伸入和退出导轨插销槽,导轨插销槽设计为长腰形孔,上插销和下插销的横截面为圆形。使得上插销和下插销与导轨插销槽存在上下运动的配合间距。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可以设计导轨的凹槽结构,自动控制了上插销和下插销与导轨插销槽解锁和锁定,实现顶升装置自动向上爬升。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爬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向放大图;
图3为图1的主视图;
图4为图1的B-B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爬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534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