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间包防钢液喷溅及冲击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353348.X | 申请日: | 2013-06-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565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 发明(设计)人: | 任三兵;樊俊飞;方园;于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D41/00 | 分类号: | B22D41/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开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114 | 代理人: | 竺明 |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间 包防钢液 喷溅 冲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续铸钢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中间包防钢液喷溅及冲击装置。
背景技术
在连续铸钢技术发展的初期,中间包只是作为钢液的储存和分配器来使用。随着连铸技术的发展和对铸坯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钢液质量对连铸工艺的重要意义渐渐为人们所认识。为了保证连铸工序的顺行和多炉连浇,必须确保钢液有足够的纯净度,要尽可能精确地控制钢液的成分范围,并要在足够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的钢液温度和过热度。因此,作为钢的冶炼过程中的最后一个耐火材料容器,而且是由间歇操作转向连续操作的衔接点,中间包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它除了稳定注流、实现多炉连浇外,更重要的是起到促进夹杂物的上浮排除和纯洁钢液的重要作用。
钢液从钢包注入中间包,下降钢液注流具有很大的动能,下降的流股抽引周围的钢液,冲击中间包底部,与包底相撞,然后向四周散开,这被认为是一种液体在液体内的射流。为了避免这种射流在中间包开浇初期出现大的喷溅,往往采用在中间包长水口的底部设置抑湍器来避免发生较大的喷溅,同时抑湍器底部采用特殊的耐火材料,也可以防止开浇过程下落的钢液对包底的冲刷。
中国专利200720064151.9公开了一种矩形内腔,底部小,开口大的抑湍器。这种抑湍器能使钢水向液面流动,使得钢水中非金属夹杂物被表面覆盖剂所捕获,但在减弱注流附近钢水翻滚方面效果不佳。
中国专利200620089416.6公开了一种内腔有凹槽,底部为波浪面的抑湍器,这种抑湍器能有效的减弱钢液湍动翻滚,但在促进钢水向液面上流,缩短夹杂物上浮去除时间方面效果欠佳。
对于目前的抑湍器设计来说,往往通过在底部设置特殊的耐火材料垫板来防止浇铸过程中钢水对中间包底部的冲击,这往往需要采用特殊加工及特殊材料的耐火材料来防护,但对于某些极端的情况,例如中间包比较浅,而长水口较长、钢包较大的浇铸过程来说,由于钢水的缓冲能力有限,往往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稍有不慎,由于钢水静压力较大,将出现开浇过程中钢水很快将包底冲击穿透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间包防钢液喷溅及冲击装置,能够有效的防止钢液喷溅,增强中间包底部的安全性能,有效缓解液面的波动,增加中间包寿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中间包防钢液喷溅及冲击装置,包括,抑湍器,设置于中间包内底部中央、长水口正下方;抑湍器具有一个上端面中央开口空腔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动能释放器,设置于所述的抑湍器空腔内底部中央,动能释放器为截面梯形的锥体结构,其高度小于或等于抑湍器高度。
进一步,所述的动能释放器上端面直径为3~10mm,下端面直径为长水口内径的0.8~1.5倍,高度为抑湍器高度的0.3~1.0倍。
所述的抑湍器的外形结构为圆形或方形。
当大包钢水从长水口下落的过程中,首先冲击至动能释放器使得钢液中心的冲击动能释放,然后钢流顺势进入外围的抑湍槽中,从而使得钢水动能释放的同时防止其发生强烈的喷溅。
在原中间包未加抑湍器时,钢水从长水口进入中间包时喷溅比较严重,而当中间包加入普通抑湍器时,钢液喷溅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是钢液对抑湍器底部的冲击没有明显改善,冲击压力仍然比较大;而在第三种情况下,当中间包加入本实用新型抑湍器后,钢液在下落的过程中,喷溅程度和冲击压力明显减小。
上述三种情况下,在中间包开浇过程中,中间包在加入新设计抑湍器后,钢液的最大冲击压力明显降低,从而达到了防钢液冲击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对于工作液位较浅的中间包,该装置能够有效的防止钢液喷溅;
(2)能够释放钢水下落动能,减小对中间包底部的冲击压力;
(3)能够极大的增强中间包底部的安全性能;
(4)能够在开浇过程和浇铸过程中有效缓解液面的波动;
(5)能够降低对冲击垫耐材的苛刻要求,在降低加工工艺要求的同时,减少耐材成本。
(6)能够实现较长时间的抗冲击浇铸,增加中间包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5334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钢包保护管
- 下一篇:用于连铸摆剪冷却系统的防漏防积水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