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风除尘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52955.4 | 申请日: | 2013-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298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军 |
主分类号: | B04C5/02 | 分类号: | B04C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6200 安徽省颍上县***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风 除尘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合成氨化工设备,即上吹煤气和吹风气使用一个旋风分离器,再用一个出口总管,在进入煤气总管或吹风气总管之前的水平段分开。
背景技术
上吹煤气和吹风气使用一个旋风分离器,再用一个出口总管,在进入煤气总管或吹风气总管之前的水平段分开,在制气阶段结束时,炉内、上行管道、旋风分离器及其出口总管内充满了煤气,虽然有3~4秒的吹净,也只能排除炉内的煤气,上行管道、旋风分离器及其出口总管内的水煤气都随吹风气进入燃烧炉烧掉。
旋风除尘器是利用旋转气流所产生的离心力将尘粒从含尘气流中分离出来的除尘装置,旋转气流的绝大部分沿器壁自圆简体,呈螺旋状由上向下向圆锥体底部运动,形成下降的外旋含尘气流,在强烈旋转过程中所产生的离心力将密度远远大于气体的尘粒甩向器壁,尘粒一但与器壁接触,便失去惯性力而靠入口速度的动量和自身的重力沿壁面下落进入底部。
现有的旋风除尘器都是采用圆筒状,这种利用离心力将颗粒物落下,这样对筒壁伤害很大,磨损是影响正常工作的重要因素,由于含尘气体在筒体内的旋转,尘粒不断地冲刷器壁,以致造成磨穿,成为漏风甚至瘫痪的原因,不利于旋风除尘器的长期使用,由于风速降速不明显,除尘效果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风除尘器,风速降速明显,除尘效果佳,不影响吹风气的回收,并且使氮气成分的控制范围更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旋风除尘器,包括有蜗壳、筒体、倒锥形出口、下行煤气出口、下排灰口、下行煤气进口、上排灰口、气体进口和气体出口。
所述的筒体上设有蜗壳,所述的蜗壳设有气体进口,所述的气体出口处于蜗壳的中心,所述的筒体内设有倒锥形出口,所述的筒体中部设有上排灰口、下行煤气出口和下行煤气进口,筒体底部设有下排灰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进气口增加蜗壳的方法来加大进气口与筒体内气体出口的距离,这样就避免了进气气流对筒体的撞击和对气流的干扰,由此可使排气阻力减少20%-30%,除尘效果明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其中:1-蜗壳;2-筒体;3-倒锥形出口;4-下行煤气出口;5-下排灰口;6-下行煤气进口;7-上排灰口;8-气体进口;9-气体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旋风除尘器,包括有蜗壳(1)、筒体(2)、倒锥形出口(3)、下行煤气出口(4)、下排灰口(5)、下行煤气进口(6)、上排灰口(7)、气体进口(8)和气体出口(9),所述的筒体(2)上设有蜗壳(1),所述的蜗壳(1)设有气体进口(8),所述的气体出口(9)处于蜗壳(1)的中心,所述的筒体(2)内设有倒锥形出口(3),所述的筒体中部设有上排灰口(7)、下行煤气出口(4)和下行煤气进口(6),筒体(2)底部设有下排灰口(5),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进气口增加蜗壳的方法来加大进气口与筒体内气体出口的距离,这样就避免了进气气流对筒体的撞击和对气流的干扰,由此可使排气阻力减少20%-30%。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因此,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各个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军,未经李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5295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自保护的高压水除鳞喷嘴
- 下一篇:大米加工磁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