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对超长网笼水下自动清洗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52637.8 | 申请日: | 2013-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355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敖志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敖志辉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6500 辽宁省大连***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长 水下 自动 清洗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海上浮筏网笼养殖,是以潮流和海浪为动力对超长网笼水下自动清洗的一种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一种对网笼水下自动清洗的方法”、“一种对网笼水下自动清洗的装置”和“一种圆环形浮子网刮”及辅件“一种舵轮形定位环”等专利技术和产品在生产中广泛应用,但现有技术都是采用单个“网刮”对10-15层隔板的普通网笼实施水下自动清洗。为了充分利用现有海洋立体资源,近年一种30-40层隔板的超长网笼,代表一种新技术的发展趋势在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对30-40层隔板的超长网笼上污损生物的防除成为一种新的技术难题。由于网笼长度及重量大幅度增加人工操作难度增大,现有网笼水下自动清洗技术受海洋自然状况制约,圆环形浮子网刮难以在潮流基本为零暂短的10几分钟内,对超长网笼完成向上的全程运行,往往“网刮”只运行到网笼中间位置,网笼已不再垂直于海面,导致“网刮”只能在超长网笼的下半部分运行。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网笼水下自动清洗技术不能在潮流换流的10几分钟内,实现对30-40层隔板超长网笼全程的向上运动的技术弊端,解决对30-40层隔板超长网笼水下自动清洗的技术难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在超长网笼上安装两个圆环形浮子网刮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对30-40层隔板超长网笼全程的水下自动清洗。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30-40层隔板的超长网笼上套装两个圆环形浮子网刮,并在两个圆环形浮子网刮的网笼中间隔板上安装一个舵轮形中间定位环,然后分别在网笼上下隔板上安装舵轮形定位环,使两个圆环形浮子网刮在各自的网笼区间内上下都不能脱离网笼,并在网笼底部安装一个沙袋组成一种装置。该装置上的两个圆环形浮子网刮在潮流流速接近于零网笼基本垂直于海面时,靠自身浮力自由从下向上浮动,安装在下面的圆环形浮子网刮能浮动到网笼中间隔板的位置,安装在上面的圆环形浮子网刮能浮动到网笼上隔板的位置;然后随着潮流的不断增大,网笼会向潮流方向摆动,当摆角增大到一定水平程度时,圆环形浮子网刮在潮流的冲击下逐步向网笼的底部运动,圆环形浮子网刮依潮流的变化在网笼上每天实现两个大的上下行程,达到对超长网笼水下自动清洗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资源节约,充分利用海洋立体空间,使海水中的营养物质不被污损生物消耗,实现贝类福利养殖绿色智能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舵轮形中间定位环”闭合状态的整体结构图,图中X.一端带孔的半个舵轮形定位环,Y. 一端带卡扣的半个舵轮形定位环。
图2是图1中的A—A断面图。
图3是图1中的B—B断面图。
图4是图1中圆孔与卡扣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5是图1中椭圆形孔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网笼在不同潮流大小和方向时所处的位置图。图6中C表示漫流(满潮时潮流流速接近于零)时,网笼与圆环形浮子网刮所处的相对位置图,图6中D与E表示半潮时潮流增大到一定水平程度,网笼与圆环形浮子网刮所处的相对位置图。图6中1.浮力球,2.浮力绳,3.筏身,4.吊绳,5.舵轮形定位环,6.圆环形浮子网刮,7.网笼中间定位环,8.网笼,9.沙袋,α.表示网笼摆角,A.表示满潮时海面的位置,B.表示半潮时海面的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敖志辉,未经敖志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526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禽类内部自动干腌装置
- 下一篇:宠物训练器及与其配套的遥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