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颅内血肿穿刺引流套管针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352569.5 | 申请日: | 2013-06-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083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 发明(设计)人: | 王宝军;刘国荣;李月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宝军;刘国荣;李月春 |
| 主分类号: | A61M25/06 | 分类号: | A61M25/06;A61B17/34 |
| 代理公司: | 包头市专利事务所 15101 | 代理人: | 安平 |
| 地址: | 014040 内***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血肿 穿刺 引流 套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颅内血肿穿刺引流套管针,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颅内穿刺引流手术,缺乏专用的穿刺引流管,为实现穿刺引流常用的器械是金属式脑针,它只能确定一个位置而不能变动,如果血肿过大或操作不够精确到血肿中心,则引流效果不佳,需要再次定位、穿刺引流,造成患者损伤加大,该现有技术弊端是:不能通过调整引流管的方向和深度到达血肿的任何部位引流,可能造成引流效果不佳,再次穿刺引流,加大患者损伤,增加其经济负担。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简单,操作使用方便,引流定位准确,引流畅通并彻底清血,可以同步进行灌注、冲洗、引流,在血肿过大或穿刺针未达到血肿中心时可以通过调整引流套管和引流管的方向及深度,采用不同弧度的引流管而到达血肿的任何部位,充分引流血肿或抽吸血肿,解决了现有其他颅内血肿穿刺针需反复穿刺的缺点,可广泛应用于颅内血肿或脑积水的微创穿刺引流,是一种安全可靠解决颅内血肿的多功能颅内血肿穿刺引流套管针。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种多功能颅内血肿穿刺引流套管针,包括外套管、针芯、引流套管、引流管,所述引流套管为三通针体,三通针体设有侧引流口,引流套管外壁设有长度刻线标识和方向刻线标识,引流套管前端头为封闭式,90度弧度末端设有导流口,所述引流管外壁设有长度刻线标识和方向刻线标识,与引流套管刻线标识相配套以标识方向。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所述引流管长度比引流套管长3-4厘米,并在头端2-3厘米处制成90度、135度弧度的不同类型的引流管。
所述引流管后端设有引流管手柄。
所述引流套管三通针体顶端配套盖帽。
外套管能套在引流套管及针芯外,针芯长度比外套管长0.1-0.3厘米,为螺旋尖端。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实现了在外套管和针芯穿透颅骨及硬脑膜后,引流套管通过外套管有利于顺利插入,可以同步进行灌注、冲洗、引流,通过调整引流套管和引流管的方向及深度,根据患者的不同差异,采用不同弧度的引流管而到达血肿的任何部位,引流定位准确度高,充分引流血肿或抽吸血肿,克服了现有其他颅内血肿穿刺针需反复穿刺的缺点, 尤其减小了患者脑组织及神经纤维的损伤,从而达到迅速、有效和无痛的治疗作用,患者均可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引流套管示意图;
图2是引流套管A-A剖视图;
图3是引流管示意图;
图4是引流管B-B剖视图;
图5是引流套管插入外套管示意图;
图6是引流管插入引流套管示意图;
图7是针芯插入外套管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引流套管1为三通针体,三通针体设有侧引流口2,引流套管1外壁设有长度刻线标识3和方向刻线标识5,引流套管1前端头为封闭式,呈90度弧度,末端设有导流口4,所述引流套管1三通针体顶端与其配套的盖帽6。
如图3、图4所示,所述引流管7外壁设有长度刻线标识8和方向刻线标识10,与引流套管1刻线标识相配套以标识方向;引流管7长度比引流套管1长3-4厘米,并在引流管7头端2-3厘米处塑成弧度,所述引流管7头端弧度可塑成90度、135度,所述引流管7后端设有引流管手柄9,末端易于连接注射器或引流袋。
如图5、图7所示,通过电钻将针芯12及外套管11穿过颅骨及硬脑膜后固定,拔出针芯12,将引流套管1插入外套管11,将其平缓地推入至血肿中心,后端与注射器连接,此时可以同步进行灌注、冲洗、抽吸血肿,或在引流套管1三通针体顶端拧上与其配套的盖帽6,将引流袋一头与三通针体侧引流口2连接,此时可以持续进行血肿引流。
如图6所示,使用此多功能颅内血肿穿刺引流套管针时,根据血肿位置旋转引流套管1和引流管7的方向和深度,选择适合弧度的引流管7,并使引流管7的弧度方向对准血肿中心,推出引流管,至血肿中心,连接注射器,抽吸血肿,或连接引流袋引流血肿致干净为止。
本实用新型采用医用高分子材料,硬软度适宜,是一种是无毒无菌一次性使用于颅内血肿或脑积水的微创穿刺引流器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宝军;刘国荣;李月春,未经王宝军;刘国荣;李月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5256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紧固式跳跳鞋
- 下一篇:一种集成灶翻盖的连接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