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太阳池浓海水综合利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52403.3 | 申请日: | 2013-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600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春;王波;郁小芬;范会生;孙保库;陆阿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海洋开发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2F1/14 | 分类号: | C02F1/14;C02F103/08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61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阳池 海水 综合利用 装置 | ||
1.一种太阳池浓海水综合利用装置,该装置包括太阳池部分与海水淡化部分,其特征在于,太阳池部分包括太阳池池体(1)与底部换热器(2),太阳池由上至下依次分为上对流层(3)、非对流层(4)与下对流层(5),非对流层(4)与下对流层(5)分别注入浓缩后的海水,上对流层(3)注入淡水;海水淡化部分依次包括真空泵(6)、冷凝器(7)、汽水分离器(8)、淡水收集器(9)、淡水池(10)、喷淋装置(11)、蒸发器(12)与浓海水池(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池浓海水综合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太阳池池体(1)为倒四棱台形状,底部与侧面成40°-50°角,池体底部由下至上依次为10-15cm的厚渣层、8-12cm黄泥垫层、3-6cm的膨润土层、8-12cm的C20细石砼层、0.4-0.6cm防水涂料层与1-3cm的C20细石砼保护层,太阳池池体高度1.5-2.5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池浓海水综合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喷淋装置(11)包括管路和喷嘴,喷嘴均匀布置在蒸发器(12)的上方,管路由316L不锈钢制成,喷嘴为实心锥形喷嘴。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太阳池浓海水综合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对流层(2)注入淡水,非对流层(3)注入盐度为15-20°Be′的海水,下对流层(4)注入盐度为21-25°Be′的海水。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太阳池浓海水综合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底部换热器(2)为蛇形管式换热器,底部换热器(2)的高度为40-45cm。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太阳池浓海水综合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海水淡化部分与太阳池部分通过泵(14)与水管(15)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海洋开发研究院,未经浙江省海洋开发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5240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