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限速及制动能量回收自行车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52107.3 | 申请日: | 2013-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113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杨靖;李新桥;李湘晖;李洋涛;鲁纪鸣;张思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洋涛;杨靖 |
主分类号: | B60L7/10 | 分类号: | B60L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82 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限速 制动 能量 回收 自行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自动限速及制动能量回收自行车。
背景技术
在公知的技术领域,随着低碳环保意识在人们心中越来越强烈,更多的人在出行时倾向于使用自行车作为代步工具,自行车不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都是一个非常方便、路况适应性较强的交通工具,而在立体化道路的城市或者山区中骑自行车都会遇到上坡吃力和下坡超速的状况,而且为了保证安全,在城市中自行车的速度是有限制的,如何充分利用自行车下坡产生的能量,以及下坡时限制其较快的速度,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高效便捷的自动限速及制动能量回收自行车。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限速及制动能量回收自行车,包括车轮、车轮内圈、轮毂、刹车线和车架,且所述车架上的两个伸出后叉分别设置于车轮的两侧,在所述车轮内圈和轮毂之间设有若干根金属辐条,在所述金属辐条其中的一根金属辐条的端部和轮毂之间设有绝缘体,在其余金属辐条与轮毂之间均设有二极管,在所述伸出后叉上均设有可绕伸出后叉旋转的磁体座圈,在所述磁体座圈上均设有与车轮的轴向保持平行的矩形永磁体,且所述刹车线与磁体座圈连接,在所述金属辐条上分别引出有正极导线和负极导线,且所述正极导线和负极导线均连接至用于存储电量的电容器上。
进一步的,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所述矩形永磁体与磁体座圈连为一体设置。
进一步的,为了控制矩形永磁体的位置,本实用新型在所述车架上设有固定安装板,在所述固定安装板与磁体座圈之间设有回位弹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能够让自行车在下坡或者超速时自动收集自行车动能,储存为电能,并且在产生电能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电磁阻力也可以达到限制自行车车速的作用,同时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可以降低车速,减少刹车系统的负荷。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车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在自行车正常行驶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在自行车刹车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轮,2.车轮内圈,3.金属辐条,4.轮毂,5.二极管,6.正极导线,7.负极导线,8.刹车线,9.矩形永磁体,10.回位弹簧,11.磁体座圈,12.固定安装板,13.伸出后叉,14.绝缘体。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至图4所示的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限速及制动能量回收自行车的优选实施例,包括车轮1、车轮内圈2、轮毂4、刹车线8和车架,且所述车架上的两个伸出后叉13分别设置于车轮1的两侧,在所述车轮内圈2和轮毂4之间设有若干根金属辐条3,在所述金属辐条3其中的一根金属辐条3的端部和轮毂4之间设有绝缘体14,在其余金属辐条3与轮毂4之间均设有二极管5,用来限制电流的方向,防止短路,在所述伸出后叉13上均设有可绕伸出后叉13旋转的磁体座圈11,在所述磁体座圈11上均设有与车轮1的轴向保持平行的矩形永磁体9,且所述刹车线8与磁体座圈11连接,在所述金属辐条3上分别引出有正极导线6和负极导线7,且所述正极导线6和负极导线7均连接至用于存储电量的电容器上,所述矩形永磁体9与磁体座圈11连为一体设置,在所述车架上设有固定安装板12,在所述固定安装板12与磁体座圈11之间设有回位弹簧10。
当自行车正常行驶时,不需要进行能量回收,则如图2所示,两个矩形永磁体9没有相对,而是由回位弹簧10将位置限制在朝向前方,此时金属辐条3周围只有极小的磁场强度,只能产生极小的电流,此电流不能抵消金属辐条3和车轮1的内电阻,因此可忽略,而其产生的电磁阻力也可忽略。
当自行车需要刹车而拉动手闸时,刹车线8在拉动刹胶的同时也拉动磁体座圈11旋转,而矩形永磁体9也旋转到相对的位置,即如图3所示,两块矩形永磁体9之间产生了较强的磁场,因而金属辐条3中也会产生较强的电流,该电流由正极导线6和负极导线7导出,存储到电容器中,当刹车完毕,松动手闸时,磁体座圈11和矩形永磁体9一起被回位弹簧10拉回到图2所示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洋涛;杨靖,未经李洋涛;杨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521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