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井下安装的救生舱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52021.0 | 申请日: | 2013-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415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王进强;郭伟;任淑燕;辛泳霖;王晓芳;李国华;咸士玉;祝利涛;王武魁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治清华机械厂;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F11/00 | 分类号: | E21F11/00;F16J15/06 |
代理公司: | 太原高欣科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9 | 代理人: | 崔雪花 |
地址: | 04601***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井下 安装 救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井下安装的救生舱,属于井下分体式硬体救生舱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的舱体一般为分体式结构。安装时,分段运输到井下后再组装成一体使用。现有救生舱各舱段的组合密封方式为:舱段间设置有联接法兰,在法兰上设有密封槽,并安装密封材料,密封槽的外围设联接螺栓孔,舱段组装后通过拧紧舱段周向联接螺栓,使密封槽内的密封材料受压而起到密封的作用,这种组合密封方式可称为“外联接,内密封”。密封形式简单,但在矿井下安装存在很大的困难——安装舱体底部联接螺栓时,需要将舱体吊起至少0.5m,安装人员躺在舱体下部才能完成紧固螺栓联接舱段的任务,操作极其不便且不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井下不需舱体起吊即可安装的分体式救生舱,装配简便安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井下安装的救生舱,救生舱舱体包括多个舱段通过密封连接组件依次连接,救生舱舱体两端分别安装有前舱门和后舱门,所述密封连接组件的结构为:两个联接法兰分别安装在相邻两个舱段的连接端,两个联接法兰上分别设有一个环形密封槽,两个所述环形密封槽相配合并安装有O形密封条,所述两个联接法兰上周向设有多个相应的螺栓孔并通过连接螺栓相连接,设在舱段底部的所述螺栓孔位于舱体内部,设在舱段侧边和顶部的所述螺栓孔位于舱体外部。
所述的救生舱舱体内设有一个以上的隔断层,所述隔断层安装在相应的舱段内部并与舱段内壁焊接为一体。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舱段连接处安装联接法兰,且联接法兰上位于舱段底部的螺栓孔位于舱体内部,其他螺栓孔位于舱体外部,在安装时侧边和顶部螺栓直接在舱体外安装,底部安装螺栓时不需吊装,直接在舱体内部操作,装配简便安全。
2、本实用新型的隔断层设置在舱段内部并与舱段内壁焊接为一体,实现了气密隔离。
3、本实用新型的密封连接组件设有密封槽,并安装有O形密封条,用于隔离舱体内外空间,保证舱体内的气体不会通过舱段联接面向舱外泄漏。
4、本实用新型采用高强度螺栓副将各舱段连接为一体,并对密封槽内的O形密封条进行压缩,使其密封效果更加显著。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密封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舱段,2为密封连接组件,3为前舱门,4为后舱门,5为联接法兰,6为密封槽,7为螺栓孔,8为隔断层,9为连接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井下安装的救生舱,救生舱舱体包括多个舱段1通过密封连接组件2依次连接,救生舱舱体两端分别安装有前舱门3和后舱门4,所述密封连接组件2的结构为:两个联接法兰5分别安装在相邻两个舱段1的连接端,两个联接法兰5上分别设有一个环形密封槽6,两个所述环形密封槽6相配合并安装有O形密封条,所述两个联接法兰5上周向设有多个相应的螺栓孔7并通过连接螺栓9相连接,设在舱段1底部的所述螺栓孔7位于舱体内部,设在舱段1侧边和顶部的所述螺栓孔7位于舱体外部。
所述的救生舱舱体内设有一个以上的隔断层8,所述隔断层8安装在相应的舱段1内部并与舱段1内壁焊接为一体。
本实用新型在两个舱段1进行组装时,先将O形密封条装在各联接法兰5的密封槽6内,用于隔离舱体内外空间,保证舱体内的气体不会通过舱段联接面向舱外泄漏;
然后两个舱段1对装,用连接螺栓9连接紧固,联接法兰5顶部和侧边的连接螺栓9在外部安装,在安装底部的连接螺栓9时,不需起吊舱段1,直接在舱段1内部进行安装,装配简便安全,所用连接螺栓9为高强度螺栓副,不仅连接可靠,还能对密封槽内的O形密封条进行压缩,使其密封效果更加显著。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治清华机械厂;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未经长治清华机械厂;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520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