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节能采光顶的立柱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351472.2 | 申请日: | 2013-06-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207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 发明(设计)人: | 刘振华;韩存立;刘波;徐小健;韩松;马俊;李晨;王治明;杨道兵;李国平;熊波;秦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金螳螂幕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B9/06 | 分类号: | E04B9/06;E04D3/06 |
| 代理公司: | 苏州铭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6 | 代理人: | 王军 |
| 地址: | 215106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临湖***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 采光 立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节能采光顶的立柱。
背景技术
节能采光顶是行业内的新发展趋势,通过设于外表面的太阳能电池板获取绿色能源,并运用于建筑本身的照明和温控等,将采光与节能有机地结合起来。目前在大型超高层节能采光顶的施工中,玻璃板块通过立柱等部件固定在建筑的钢结构骨架上,由于立柱的结构限制,安装孔设于面向玻璃板块的正面,这样造成玻璃板块只能从室外安装,导致施工低效和高危险性。
此外,节能采光顶只通过耐候密封胶来防止雨水从玻璃板块结合部渗透,使用时间长后耐候密封胶会老化开裂,防水效果大大降低,这样会影响节能采光顶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解决节能采光顶的玻璃板块不能从室内安装和使用时间久后,防渗水效果不好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节能采光顶的立柱, 包括:长条形框状的立柱主体,所述立柱主体包括一对与玻璃板块平面垂直的侧边,所述侧边上设有第一螺母槽和第二螺母槽。
其中,所述侧边上还设有排水槽,所述排水槽与室外连通。
其中,所述排水槽底部设有插片槽。
其中,所述侧边上还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
其中,所述立柱主体侧边上设有第一定位刻线和第二定位刻线,所述第一安装孔的中心位于所述第一定位刻线上,所述第二安装孔的中心位于所述第二定位刻线上。
其中,所述立柱主体底部设有凸台。
本实用新型的节能采光顶的立柱在侧面设有能够与钢结构骨架、玻璃板块有效连接的安装孔,从而可以从室内安装玻璃板块,提高了施工安全性和效率。另外通过排水槽,可将渗入室内的积水排出室外,提高了节能采光顶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节能采光顶的立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节能采光顶的立柱的右视图。
图3是图1中的节能采光顶的立柱与钢结构骨架和玻璃板块之间的组装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的节能采光顶的立柱与立柱芯柱和室内扣板之间的组装示意图。
其中:1、立柱主体;2、排水槽;3、第一螺母槽;4、第二螺母槽;5、侧边;6、凸台;7、第一定位刻线;8、第二定位刻线;9、插片槽;22、第一安装孔;23、第二安装孔;201、螺栓;202、立柱连接件;203、钢结构骨架;204、螺栓;205、内压板连接件;206、玻璃板块;207、横梁;208、插片;209、室内扣板连接件;210、室内扣板;211、立柱芯柱;212、玻璃附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图2所示的节能采光顶的立柱,包括:长条形框状的立柱主体1、其包括一对与玻璃板块平面垂直的侧边5。侧边5的一端对称设有第一螺母槽3,另一端对称设有第二螺母槽4。如图3所示,第一螺母槽3的作用是:通过螺栓201和立柱连接件202将节能采光顶的立柱固定在钢结构骨架203上,并且螺母可在槽内滑动,以调节安装位置。第二螺母槽4的作用是:通过螺栓204和内压板连接件205将节能采光顶的立柱和玻璃板块206连接,并且螺母可在槽内滑动,以调节安装位置。由于第一螺母槽3和第二螺母槽4均位于立柱主体1的侧面,使得安装者站在室内便可将玻璃板块206装配好,无需使用外挑脚手架到室外进行安装。
侧边5的中部对称设有与室外连通的排水槽2,排水槽2与室外连通,并与横梁207上的引流槽连通,当雨水渗入到横梁中时,经引流槽汇入排水槽2内,最后排出室外。
排水槽2的底部设有插片槽9,用于放置插片208,插片208起到便于打胶和防水的作用。
立柱主体侧边5上还设有第一安装孔22和第二安装孔23,如图4所示,第一安装孔22的作用是与通过螺栓与立柱芯柱211固定连接,两个相邻的立柱分别与该立柱芯柱211以此种方式连接,从而形成一个整体。第二安装孔23的作用是通过螺栓与室内扣板连接件209固定,实现对起装饰作用的室内扣板210的支撑。
立柱主体侧边5上还设有第一定位刻线7和第二定位刻线8,第一安装孔22的中心位于第一定位刻线7上,作用是使立柱芯柱211的安装更加精确。第二安装孔23的中心位于第二定位刻线8上,作用是使室内扣板连接件209的安装更加精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金螳螂幕墙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金螳螂幕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514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轻钢龙骨吊顶组合
- 下一篇:一种轨道交通用采光顶电动遮阳天篷帘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