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制多功能承重墙板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51267.6 | 申请日: | 2013-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691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牛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牛军 |
主分类号: | E04C2/04 | 分类号: | E04C2/04;E04C2/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制 多功能 承重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涉及一项广泛应用于建筑领域(包括土木工程领域)的承重墙体材料及实施方法;具体是机制多功能承重墙板(以下简称承重墙板)。
背景技术
由于传统建筑普遍采用“粗梁、大柱、深地基”的结构构造(指砖混、框架、剪力墙、整体浇筑、钢架等结构构造),墙体结构是用砌块类墙体材料(砌墙抹灰的传统做法)做成的填充式非承重墙体(砖混、整体浇筑结构构造除外),其墙体厚重,使传统建筑长期存在着结构不优化,体量巨大,耗能高,荷载重负,不环保,建材浪费严重,施工效率低,费工,费料,费时,造价高的弊端;墙体材料亟待创新,墙体结构、建筑结构的革新,迫在眉睫。
发明内容
发明作用
本发明是自主研发液压式多功能墙板成形机挤压振捣一次成形的高密度、无钢筋硅酸盐水泥制品,即承重墙板(1)-(5);它是智能型钢筋网笼立体骨架板混整体承载建筑结构构造(以下简称智能型建筑结构构造)的承重基材;用其所做的承重墙体(6)-(11)是智能型建筑结构构造的基本承载体,其承重墙体结构是以承重墙板作承重基材,并与墙体密柱、压顶圈梁刚性连接固为一体所构成;其中的墙体密柱(6)-(11)是建筑结构的承重柱,隐蔽在承重墙体结构内,所构成的一字型、T型、L型墙体密柱,纵向贯通于建筑整体结构内;其中的压顶圈梁(14)-(18)是建筑结构的承重梁,隐蔽在承重墙体结构内,并与加密楼板刚性连接固为一体构成的T型梁,隐蔽在承重墙体、加密 楼板结构里,横向贯通于建筑整体结构内;最终形成钢筋网笼、立体骨架、板混整体承载结构构造体系,创造出以浅地基结构、承重墙体结构、加密楼板结构钢性连接固为一体的智能型建筑结构构造(12)-(30)(举模拟住宅建筑-例做详细说明,以下简称示范建筑)。
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充分利用废弃再生资源作原料,变废为宝,循环利用,创造出新型墙体承重材料,且做出建筑承重墙体,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建筑填充式非承重墙体;将本发明作建筑承重基材,将承重墙体作建筑基本承载体,构成以浅地基结构、承重墙体结构、加密楼板结构为结构体系的智能型建筑结构构造;小梁密柱替代粗梁大柱,承重墙体替代厚重且不承重墙体,“小梁、密柱、浅地基”的智能型建筑结构构造替代“粗梁、大柱、深地基”的传统建筑结构构造;彻底改变墙柱分离,墙梁分离,墙体不承重传统建筑结构构造的弊端;使建筑无明梁,无明柱,体量轻,荷载小,耗能低,结构优化,构造坚固,抗灾强势(地震、洪水),节能环保,省工,省料,省时,造价低;为建筑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创出一条新路。
发明构造
本发明外观构造及规格(1)-(5):按其厚度70mm、100mm、120mm分为70型、100型、120型三种型号(适用于建筑承重墙体需要),其长度统-规格为2000-4000mm(专用汽车、起吊设备、推车、机具,运输、搬运、安装),其宽度统一规格为30cm、45cm、60cm统称为30板、45板、60板(适用于施工安装);其接口均采用燕尾锁口榫(胶粘凝固后不开裂);板面误差<2mm(平整度高,精制规范);整体墙面误差<3mm(免去砂浆找平工序,直接装饰)。
70型30板、45板、60板接口榫槽统一规格为:槽深10mm(5),槽内口26mm(5),槽外口22mm(5),孔径统一规格为φ40mm(2),板边与孔边间距统一规格为15mm(2);其中30板榫边与孔边间距为20mm(2),孔边与孔边间距为15mm(2);45板榫边与孔边间距为31mm(2),孔边与孔边间距为18mm(2);60板榫边与孔边间距为28mm(2),孔边与孔边间距为16mm(2);其适合于配电房等检修操作间的单层隔墙。
100型30板、45板、60板接口的榫槽统一规格为:槽深10mm(5),槽内口32mm(5),槽外口28mm(5),其孔径统一规格为φ60mm(3),板边与孔边间距统一规格为20mm(3);其中30板榫边与孔边间距为40mm(3),孔边与孔边间距为20mm(3);45板榫边与孔边间距为35mm(3),孔边与孔边间距为20mm(3);60板榫边与孔边间距为30mm(3),孔边与孔边间距为20mm(3);其适合于住宅单层隔室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牛军,未经牛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512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