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结肠镜用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51116.0 | 申请日: | 2013-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080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朱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市中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00 | 分类号: | A61B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何朝旭 |
地址: | 210001***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肠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夹具,尤其是一种结肠镜用夹具,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子结肠镜是目前诊断大肠疾病特别是大肠癌及有关癌前疾病的首选仪器及黄金标准。它是通过安装于肠镜前端的电子摄像镜头将结肠粘膜的图像传输于电子计算机处理中心,然后显示于监视器屏幕上,通过显示屏幕可清楚观察到大肠粘膜的细微变化如炎症、糜烂、溃疡、出血、色素沉着、息肉、癌症、血管瘤、憩室、粘膜下病变等,其图像清晰、逼真。此外,还可以通过肠镜的器械通道送入活检钳取出米粒大小的组织,病理切片进行检查,以判断病灶的性质,也可进行镜下息肉治疗、止血、病灶标志物定位、特殊染色处理。目前结直肠癌手术多采用腹腔镜手术,由于手术时医生无法用手进入腹腔触摸肠管,部分肿瘤在手术时无法准确定位,需要使用肠镜行术中定位,影响手术进程。虽然目前使用的结肠镜金属夹可以被X线、CT等检查发现,但在术中仍无法被手术医生发现,从而无法提示肿瘤所在位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肠镜用夹具,为手术提供方便。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技术问题,一种结肠镜用夹具,包括空心柱体,所述空心柱体内套接夹体,所述夹体尾端伸出空心柱体形成两夹持臂,所述夹体前端连接金属夹扣,所述金属夹扣的一端闭合,相对的另一端开口形成互为镜像的夹臂,所述夹臂前端设有齿状结构,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空心柱体表面设有发光层。
进一步地,所述发光层是荧光层,以便有光源时使用。
更进一步地,所述发光层是磷光层,以便无光源时使用。
再进一步地,所述发光层是红外光层。
所述空心柱体为塑料空心柱体。
使用时,医生由结肠镜检查发现肿瘤后,将夹具固定在肿瘤组织上下两端正常黏膜处,夹具上的发光层使医生在手术中即可看清肿瘤所处位置,从而方便手术。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构思奇巧,定位准确,方便医生手术的同时减少病人痛苦,适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结构如图1所示,一种腹腔镜用夹具,包括空心柱体1,该空心柱体的材料是塑料,在空心柱体1的内套接夹体,夹体尾端伸出空心柱体1形成两夹持臂2,夹体前端连接金属夹扣,金属夹扣的一端闭合,其闭合端位于空心柱体1内、并扣接在夹体上,闭合端相对的另一端开口形成互为镜像的夹臂3,在夹臂前端设有齿状结构。为使定位准确、方便医生手术,在空心柱体1表面设有发光层4,该发光层4为荧光层。
使用时,医生由结肠镜检查发现肿瘤后,按照常规方法将夹具固定在肿瘤组织上下两端正常黏膜处,夹臂上的金属夹扣呈闭合状,两夹持臂脱出空心柱体1,当有光源时,夹具上的荧光层使医生在手术中看清肿瘤所处位置,从而方便手术。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的结构与实施例一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发光层4为磷光层。使用时,医生由结肠镜检查发现肿瘤后,按照常规方法将夹具固定在肿瘤组织上下两端正常黏膜处,夹臂上的金属夹扣呈闭合状,两夹持臂脱出空心柱体1,当无光源时,夹具上的磷光层使医生在手术中看清肿瘤所处位置,从而方便手术。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的结构与实施例一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发光层4为红外光层。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市中医院,未经南京市中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511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铁路机车无线供电的接收线圈设计
- 下一篇:一种单轴高速直线电机机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