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建筑工地用分层独显楼层呼叫器主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50695.7 | 申请日: | 2013-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111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薛自强;张东;徐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东达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14 | 分类号: | B66B1/14;B66B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88***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工地 分层 楼层 呼叫器 主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呼叫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工地用分层独显示楼层呼叫器主机。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建筑行业蓬勃发展日新月异,目前建筑工地大量使用的人货两用施工升降机又称施工电梯,大多没有装设与吊笼内的司机联络的信号装置。因此在各楼层上需要召唤吊笼开到需要的楼层来很不方便,不少工地常采用敲击升降机附墙钢管的办法来使司机知道有人需用,这样既不安全,信号又不准确。
现有产品为数码管或液晶屏显示,收到呼叫信号时只能显示1路或者几路,不能同时显示多路呼叫,不适用于建筑工地等呼叫频率高且环境恶劣的场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工地用分层独显楼层呼叫器主机,提高了驾驶人员操作的准确度,能更加方便快捷合理地对施工升降机进行调度、提高运行效率,减少了安全隐患。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工地用分层独显楼层呼叫器主机,包括有高频接收模块、解码模块、单片机、显示模块、语音芯片和电源,所述的高频接收模块与解码模块和语音芯片之间进行信息传递交换,所述的解码模块与单片机之间进行信息传递交换,所述的单片机整合信息传递到显示模块显示并存储,所述的电源提供所需的电力。
所述的呼叫器主机设置有相应的呼叫按钮,所述的呼叫按钮分布至各楼层,所述的呼叫按钮在呼叫器主机上都有与之对应的显示模块。
所述的高频接收模块接收到无线信号经解码后传递给数据处理模块,所述的数据处理模块进行数据处理并传递到显示和语音模块输出。
所述的显示模块,能同时独立显示所有楼层的呼叫按钮的呼叫信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当接收到呼叫信号后能同时独立显示所有楼层的呼叫信息,使操作人员准确知道哪个楼层要用电梯,并驾驶到该楼层,同时因为采用所有楼层独立显示,故某一楼层显示遭到破坏,不会影响其他楼层的正常工作,不会因为显示屏损坏而影响整个设备的工作,本产品更能适应建筑工地这样恶劣的环境,大大提高了产品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方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显示分布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建筑工地用分层独显楼层呼叫器主机,包括有高频接收模块、解码模块、单片机、显示模块、语音芯片和电源,所述的高频接收模块与和语音芯片之间进行信息传递交换,所述的解码模块与单片机之间进行信息传递交换,所述的单片机整合信息传递到显示模块显示并存储,所述的电源提供所需的电力,所述的呼叫器主机设置有相应的呼叫按钮,所述的呼叫按钮分布至各楼层,所述的呼叫按钮在呼叫器主机上都有与之对应的显示模块。
所述的高频接收模块接收到无线信号经解码后传递给数据处理模块,所述的数据处理模块进行数据处理并传递到显示和语音模块输出。
根据施工电梯的供电情况及工作环境的要求,单片微型控制器采用87LPC764单片机为核心,使用扩展芯片可扩展为128路呼叫信号记忆与显示指示,为降低现场施工布线的工作量,本实用新型采用无线信道传输呼叫指令信号,无线发射器信号编码存储在I2C总线的电可擦除EEPROM中,其中发射器采用PT2262作为信号编码元件,PT2262是CMOS编码器与单片机软件解码器构成一对编解码电路,PT2262将从数据和地址输入管脚并行输入的地址/数据转换为串行的适用于RF调制的波形由DOUT管脚输出,驱动由高频晶体管和433MHz声表谐振器构成的等幅振荡器,发射PT2262的编码信号。PT2262最多可有12位三态地址提供531441(3的12次方)个地址码减少了地址码冲突的可能性提高了抗非法代码扫描的能力。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因此,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各个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东达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合肥东达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5069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