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辆自动软篷加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49622.6 | 申请日: | 2013-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448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曾建梅;姜能惠;吴良洛;陈代富;刘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一汽(四川)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P7/02 | 分类号: | B60P7/02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标专利事务所 51213 | 代理人: | 杨刚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自动 加盖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车厢的加盖系统,具体涉及一种车辆自动软篷加盖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生产和建设的需要,自卸式运渣车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同时也使城市环境面临巨大的挑战。运渣车的超载、冒载、露土、尘土到处飞扬、洒落等缺点严重破坏了路面整洁,并且给周边的居民带来很大的困扰。目前市面上已经有各式密封系统,但都有不尽人意之处。例如:有的采用的是篷布直接覆盖,操作难,效果差;有的采用铁皮围挡,露土严重,也不能防止超载;有的采用自动软篷加盖系统,采用车载电源带动轴转动,轴通过滑轮与钢丝绳、连杆等连接的方式带动连杆机构伸缩,其缺点是车载电源动力不足,轨道一旦被沙土堵塞就很难继续滑行等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车辆自动软篷加盖系统,以期待解决现有技术中自卸车软篷加盖系统密封性差,自动性差,超载、冒载、洒土、动力不足、轨道阻塞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辆自动软篷加盖系统,包括蓬杆系统;所述的车辆自动软篷加盖系统还包括:动力系统,传动系统,伸缩系统;所述动力系统与所述传动系统连接;所述伸缩系统与所述蓬杆系统连接;所述伸缩系统与所述传动系统连接。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动力系统包括:电机,液压泵,液压马达;所述电机与液压泵连接,所述液压泵与液压马达连接;所述液压马达与所述传动系统连接。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传动系统包括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与所述伸缩系统连接。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伸缩系统包括导轨,至少一个滑块,链条,链轮;所述链轮与链条连接;所述滑块固定在链条上;所述滑块设置在导轨上;所述滑块与所述蓬杆系统连接;所述链轮与所述传动系统连接。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蓬杆系统包括蓬杆,篷布;所述篷布与蓬杆连接;所述蓬杆与所述伸缩系统连接。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滑块包括首端滑块,中间滑块,末端滑块。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滑块内部设置有带滚动轴承的滚轮。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辆自动软篷加盖系统还包括用于控制和保护车辆自动软篷加盖系统的行程开关。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导轨是钢丝绳。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行程开关与所述的动力系统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实现全密闭式的加盖系统,解决了运渣车尘土飞扬,污染环境的问题。采用液压提供动力,可以实现无级变速,动力充足。采用钢丝绳作为导轨,有效避免了由于泥土洒落到导轨导致加盖系统无法运行的情况。有效保证了篷杆直立不倒,且各个滑轮内部均有带滚动轴承的滚轮,滑块与钢丝绳的摩擦力非常小,保证运行顺畅、稳定。本实用新型整个系统装备外露,维修非常方便,占用空间小,不影响原有车辆外形尺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如图1所示,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自卸车自动软篷加盖系统由动力系统、传动系统、篷杆系统、伸缩系统等构成。动力系统包括电机,液压泵、液压油箱、液压马达;传动系统包括软管和传动轴;篷杆系统包括篷杆、篷布;伸缩系统包括钢丝绳、滑块、链条、链轮。本实施例使用液压为动力,动力系统由电机、液压马达组成。电机从车载电源借用动力旋转,电机输出的动力再作为液压泵的输入,液压泵将机械能转化为流体能量输出到液压马达,液压马达再将流体能量转化为旋转运动的机械能输出,作为自动软篷加盖系统伸缩机构的动力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一汽(四川)专用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一汽(四川)专用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496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植栽容器及具植栽容器的花墙装置
- 下一篇:一种金属探测器用的振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