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地下室防水层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49350.X | 申请日: | 2013-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343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曹琪喆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琪喆 |
主分类号: | E02D31/00 | 分类号: | E02D31/00;E02D31/02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万桂斌 |
地址: | 韩国京畿***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下室 防水层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防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下室多功能复合板内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地下室渗水、漏水是目前的工程质量通病,通常,建筑物的地下室因地质条件及地下水位不一、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地下水浮力压力的作用,施工时不仅要考虑防水需求,还要考虑能够承受住水压的施工方法,作用于建筑物的水压根据其深度比例呈逐渐增强趋势。此时,地下室的防水方法通常分为外防和内防两种方式,地下室深度较浅时,适合内防水方式;地下室深度大的情况,适合外防水方式。但是,外防水施工方法不仅防水效果不确定,还存在施工成本过高和工期长的缺点,所以通常情况下,地下室防水工程大多使用外防水加墙体结构防水等施工方法。而现有施工技术中采用的内防水结构,因是“以堵为防”的理念、被动迎水堵防、防水效果不佳,加剧了内墙的渗水,无法解决因温度差和湿度差异导致内防水结构表面结露、霉变,从而造成的搭接不牢固及破损现象,破损后更换麻烦,无法形成有效的地下室围蔽防水体系,另外发生火灾时容易产生有毒气体,因此急需一种结构可以有效形成地下室防水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可以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地下室防水层,其理念是以疏为主、疏防结合,可以消除因温度差和湿度差异导致内防水结构表面结露、霉变现象的产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地下室的内墙、地面和棚顶,地面上设有下槽型轻钢龙骨,棚顶上与下槽型轻钢龙骨正对的位置设有上槽型轻钢龙骨,下槽型轻钢龙骨与上槽型轻钢龙骨之间连接轻钢龙骨,轻钢龙骨的一侧与内墙之间间隔设置,轻钢龙骨的另一侧设有复合板。
本发明的地下层防水墙多功能复合板安装结构中,包含固定至地下层地面和棚顶的槽型轻钢龙骨;与内墙隔离,在上下槽型轻钢龙骨之间安装多个轻钢龙骨;由不燃A级有机材料板和压缩隔热材料合成的多功能复合板;轻钢龙骨与内墙利用加固铁件连接;上述多功能复合板用紧固材料与铝合金U型装饰条固定为特征的多功能复合板地下防水墙安装结构。
复合板包括隔热层和有机阻燃层,隔热层设置在轻钢龙骨与有机阻燃层之间。隔热层采用发泡隔热材料板,有机阻燃层采用A级有机材料板。
上下相邻的复合板之间以及复合板与上槽型轻钢龙骨之间、复合板与下槽型轻钢龙骨之间分别设有连接条,连接条通过紧固件安装在轻钢龙骨上。
连接条呈U型,开口处嵌有密封垫。
轻钢龙骨中间位置靠近内墙的一侧安装有加固铁件。
上槽型轻钢龙骨通过膨胀螺丝固定在棚顶。
下轻钢龙骨通过膨胀螺丝固定在地面上。
下槽型轻钢龙骨与地面之间设有垫片。
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安装过程不会破坏防水墙内墙面,局部损坏时也易于更换,发生火灾避免生成有毒气体,可以消除因温度差和湿度差导致的表面结露、霉变现象,确保地下室稳定性和美观性效果。另外本实用新型采用安装式地下室防水结构,实现通水通气的目的,与内墙之间的间距可以最小化,做到地下室内部使用面积最大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1中C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1中D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棚顶;2.地下室地面;3.轻钢龙骨;4.上槽型轻钢龙骨;5.下槽型轻钢龙骨;6.有机阻燃层;7.隔热层;8.连接条;9.密封垫;10.紧固件;11.加固铁件;12.复合板;13.膨胀螺丝;14.内墙;15.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地下室防水层,包括地下室的内墙14、地面2和棚顶1,地面2上设有下槽型轻钢龙骨5,棚顶1上与下槽型轻钢龙骨5正对的位置设有上槽型轻钢龙骨4,下槽型轻钢龙骨5与上槽型轻钢龙骨4之间连接轻钢龙骨3,轻钢龙骨3的一侧与内墙14之间间隔设置,轻钢龙骨3的另一侧设有复合板12。
复合板12包括隔热层7和有机阻燃层6,隔热层7设置在轻钢龙骨3与有机阻燃层6之间。上下相邻的复合板12之间以及复合板12与上槽型轻钢龙骨4之间、复合板12与下槽型轻钢龙骨5之间分别设有连接条8,连接条8通过紧固件10安装在轻钢龙骨3上。
连接条8呈U型,开口处嵌有密封垫9。轻钢龙骨3中间位置靠近内墙14的一侧安装有加固铁件11。上槽型轻钢龙骨4通过膨胀螺丝13固定在棚顶1。下轻钢龙骨5通过膨胀螺丝13固定在地面2上。下槽型轻钢龙骨5与地面2之间设有垫片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琪喆,未经曹琪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4935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推土机松土器
- 下一篇:地下连续墙新型接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