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把手按压式电子锁供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49175.4 | 申请日: | 2013-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416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郑峥嵘;徐泽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浦江鑫友锁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G5/00 | 分类号: | F03G5/00;H02J7/32;E05B4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惠诚律师事务所 11353 | 代理人: | 曾迪 |
地址: | 3222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把手 按压 电子锁 供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电装置,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把手按压式电子锁供电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安装在门上的电子门锁其电源一直以来都使用电池或外接电源供电,可充电池由于要经常充电,所以在充电期间会影响电子锁的使用,而不可充电电池虽然可以方便的更换,但不环保,不经济。外接电源易受电源距离远近的影响,如电源太远,安装电子锁就很麻烦甚至不能安装,如果遇到停电现象则电子锁就会失灵。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把手按压式电子锁供电装置,其结构简单,无需外接电源,转动把手即带动发电机转动给电子锁供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把手按压式电子锁供电装置,包括把手、电气盒、第一棘轮、发电装置和蓄电装置;
所述发电装置包括发电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二棘轮;
所述第一棘轮和发电装置设置在所述电气盒内;
所述第二齿轮设置在所述发电机的轴上,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所述发电机与所述蓄电装置电连接;
所述第一齿轮设置在所述第二棘轮的外围,所述第一齿轮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二棘轮的中心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
所述把手连接所述第一棘轮,所述第一棘轮与第二棘轮相配合,所述把手转动时驱动所述第一棘轮转动,所述第一棘轮带动所述第二棘轮转动,所述第二棘轮带动所述第一齿轮转动。
较优地,所述把手的形状为L形,L形所述把手的短边上设置第一方孔,所述第一棘轮的中心孔为第二方孔,所述把手通过方钢与所述第一棘轮连接,所述方钢的一端部嵌入所述第一方孔,另一端部嵌入所述第二方孔。
较优地,所述第一棘轮的棘齿设置在所述第一棘轮的端面,所述第一棘轮由卡簧固定在所述电气盒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棘轮的棘齿连接所述第二齿轮的内壁,所述第二棘轮与所述第二齿轮为一体。
较优地,所述蓄电装置为电容。
较优地,所述蓄电装置为蓄电池。
较优地,所述把手按压式电子锁供电装置还包括二极管;所述发电机通过所述二极管整流后给所述蓄电装置充电。
本实用新型的把手按压式电子锁供电装置,结构简单,无需外接电源,按下把手即带动发电机转动给电子锁供电,有效防止停电影响电子锁工作,其成本低廉,并减少电池的使用,从而降低了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把手按压式电子锁供电装置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发电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第一棘轮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把手的主视示意图;
图5为图2所示发电装置的主视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电气盒的主视示意图;
其中,
1把手;2电气盒;21通孔;22安装柱;23第一螺钉孔;
3发电装置;31第一齿轮;32发电机;33螺钉;34第二棘轮;
341第二棘齿;35第二齿轮;36安装板;37第二螺钉孔;
4第一棘轮;41第一棘齿;42第二方孔;43环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附图或一种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元素和特征可以与一个或更多个其他附图或实施方式中示出的元素和特征相结合。应当注意,为了清楚的目的,附图和说明中省略了与本实用新型无关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部件或处理的表示和描述。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参照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的把手按压式电子锁供电装置一实施例包括把手1、电气盒2、第一棘轮4、发电装置3和蓄电装置,所述蓄电装置为电容或蓄电池。
发电装置3包括发电机32、第一齿轮31、第二齿轮35和第二棘轮34;第一棘轮4和发电装置3设置在电气盒2内;
发电机32、第一齿轮31、第二齿轮35和第二棘轮34设置在安装板36上,电气盒2内设置有安装柱22,安装柱22的轴向方向上设置第一螺钉孔23,安装板36上设置有与第一螺钉孔23对应的第二螺钉孔37,通过螺钉33将安装板36固定在电气盒2上。
第二齿轮35设置在发电机32的轴上,第一齿轮31与第二齿轮35啮合;发电机32与所述蓄电装置电连接;第一齿轮31设置在第二棘轮34的外围,第一齿轮31的中心轴线与第二棘轮34的中心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浦江鑫友锁业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浦江鑫友锁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4917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利用太赫兹波的物质处理方法
- 下一篇:冷却辊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