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补偿气囊的油压减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47377.5 | 申请日: | 2013-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484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赵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阿尔斯通铁路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9/32 | 分类号: | F16F9/32;F16F9/36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陈海滨 |
地址: | 266114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补偿 气囊 油压 减振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油压减振设备,特别是一种具有补偿气囊的油压减振器。
背景技术
油压减振器的在工作状态时,活塞杆会在油缸内部拉伸或压缩,由于油的特性是几乎不可压缩的,因此当活塞杆压缩到油压减振器内部时,会产生很大的压力,从而使密封失效,造成减振能力下降、不稳定,甚至完全丧失减振功能。
为了解决这种情况,现有的油压减振器内部都会输入惰性气体或者增加一个油包,该油包内有空气可以进行压缩。但是这种设计容易导致油液与空气相融合,引起“气穴”现象,从而使油压减振器在运行过程中发生阻尼力突变,影响减振器保持稳定的阻尼特性,降低减振效果及设备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特殊结构的补偿气囊,克服“气穴”现象,即能避免减振失效,又可补偿漏油损失,从而提升减振品质与可靠性的具有补偿气囊的油压减振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具有补偿气囊的油压减振器,包括位于中部的压力缸与外周环绕的储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缸与储油缸通过设置于底部的底阀连通,所述压力缸与储油缸的端口封设导向盖,且压力缸内穿设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与活塞相固连,所述活塞上有阻尼阀及弹簧,所述压力缸的外周壁处对称设置补偿气囊。
本具有补偿气囊油压减振器中压力缸与储油缸套嵌组合,经导向盖与大锁紧螺母的固定,形成具有减振作用的油压减振体。其中底阀起到压力缸与储油缸相互之间油液交换作用;导向盖起活塞杆导向及密封作用;通过调整阻尼阀及弹簧两者不同的参数来达到所要求的减振阻尼特性;补偿气囊位于压力缸外部,对于外部油液体积的增加及减少起到补偿作用。
在上述的具有补偿气囊的油压减振器中,所述补偿气囊包括填充空气的胶管,所述胶管的两端呈板片体,所述压力缸的上下两端均套设支撑环,所述胶管两端的板片体通过捆扎带定位在相应支撑环上。胶管沿压力缸轴向放置,其贴覆于压力缸的外壁处并且位于储油缸内部,胶管采用天然橡胶制成,且具有耐油蚀性。胶管中的空气体积是通过合理计算所得的定量值。支撑环采用金属制成,且在组装时对胶管进行支撑定位作用。捆扎带采用金属制成,其对胶管进行扎紧固定。
在上述的具有补偿气囊的油压减振器中,所述导向盖上开设连通储油缸两侧容腔的通路。
在上述的具有补偿气囊的油压减振器中,所述导向盖与活塞杆之间嵌设密封件,所述活塞杆与密封件形成相密贴的滑动连接。
在上述的具有补偿气囊的油压减振器中,所述压力缸与储油缸的端口处套设防尘罩。导向盖的外侧套设防尘罩,以防其暴露在外界中,容易被落尘或风蚀,进而导致密闭性下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具有补偿气囊的油压减振器由于压缩用空气密封在胶管内,从而隔离空气与液压油接触,避免了“气穴”现象,实现气相补偿减振的稳定效果;另外可以对活塞杆拉伸或压缩的体积进行补偿;还对缸体漏油进行补偿,由此在整体结构简单合理的条件下,保障稳定、可靠、有效的减振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具有补偿气囊的油压减振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压力缸;2、储油缸;3、导向盖;4、活塞杆;5、活塞;6、阻尼阀;7、底阀;8、胶管;9、支撑环;10、捆扎带;11、防尘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具有补偿气囊的油压减振器包括压力缸1、储油缸2、防尘罩11、导向盖3、活塞杆4、活塞5、阻尼阀6、底阀7、胶管8;补偿气囊等。
储油缸单元主要由储油缸2、压力缸1、补偿气囊、底阀7组成。底阀7位于储油缸2底部,其上端呈单向连通压力缸1,贴覆于压力缸1的外壁处呈对称设置两个补偿气囊,两个补偿气囊相对位置固设,其长度沿圆缸体的轴向伸展。
防尘罩单元由防尘罩11、活塞杆4、导向盖3、活塞5等组成,活塞5上下端面有流通油液的阻尼阀6,通过调节阻尼孔不同的大小,可以产生不同的阻尼系数。导向盖3内部具有密封组件,保证压力缸1及储油缸2内部的油液不能溢出。
防尘罩单元与储油缸单元通过大锁紧螺母相连,防尘罩11上端与储油缸2下端与车体相连接,车体的运动带动活塞杆4在压力缸1内部上下运动,通过动力传递从而带动活塞在压力缸1内部上下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阿尔斯通铁路设备有限公司,未经青岛阿尔斯通铁路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4737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小距离的测定方法
- 下一篇:一种保鲜材料及制备方法